fiogf49gjkf0d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4月21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刘奇葆强调要紧紧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坚持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坚持以社区为重点,坚持社会化推动,推动建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有时间做志愿者”正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但志愿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告诉我们,仅仅有爱心与满腔热情还不够,还需要不断向制度化迈进。
2月25日,辽宁省“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奉献活动在沈阳启动,郭明义在活动现场与劳动模范等合影。来自沈阳、抚顺、鞍山、辽阳、葫芦岛等各市郭明义爱心团队各分队的队员和志愿者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在活动现场开展义务献血、燃气知识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1·从当代雷锋到广大志愿者 :“捧着一颗心而来”
从郭明义、庄仕华、孙茂芳等“当代雷锋”到全国广大志愿者群体,从各地各类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再到“志愿者之城”、“好人之城”,举国上下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在提升自身修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股股暖流,温暖着这个国家。
优秀志愿者引领示范
郭明义:当雷锋传人 “把幸福给你”
郭明义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满腔热情地对待党和人民的事业,模范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时时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庄仕华:每天做20多台手术
一位病人赠送给庄仕华的锦旗上有这样的赞语:“华佗转世,雷锋再生。”这条赞语真是太贴切了。庄仕华是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学习雷锋的榜样,他是一位将军级的医院院长。他学雷锋,能几十年如一日地从身边每件点滴小事做起,更能以身作则,带领整个团队树立亲民、廉洁、实干的良好新风。 >>>
孙茂芳:学雷锋贯穿一生
学雷锋贯穿于我的一生,雷锋精神激励了我一生。学雷锋最重要的是坚持。40多年来,不管职务、身份、环境、年龄、身体等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坚持学雷锋这一点从来都没有变。好事做了千千万,永远没有终点站。学雷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
特色团队聚集人气
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各类赛事的志愿服务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三关爱”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由专项赛事的阶段性活动向常态化、专业化发展。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上海市地铁志愿服务总队、广东省文化志愿者等各类爱心志愿组织风起云涌,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也发挥所长,精心组织了众多的志愿服务项目。
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群星闪耀
公共文明引导员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是北京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专业队。多年来,他们积极参与礼仪、环境、秩序、观赏、服务和网络等六大文明引导行动,以公交和地铁站台为主要岗位,发挥了精神文明宣传员、文明礼仪示范员、排队乘车引导员、群众困难排解员、治安防范信息员、交通文明协管员、站台环境维护员、公共文明观察员等“八大员”作用。>>>
成都“爱心背包”志愿者团队为山区孩子实现愿望
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便会相约自驾到甘洛县、南江县等贫困山村,给山里的孩子和坚守在第一线的教师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4年来,他们去过像布衣小学这样的数十个边远山区的贫困小学。团队成立发起人、“中国好人”、2011年成都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杨晓龙告诉记者,每次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他都觉得一切辛苦是值得的。>>>
全城动员激励后劲
建设“志愿者之城”不仅是社会管理理念、方式的一次升华,同时也是对利他主义具有时代意义的美好的拓展;它用人性中最光彩、最温暖、最美丽的东西去呼唤人性、感染社会,把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带入到平凡而又崇高的生活之中。各地纷纷打造“志愿者之城”、“好人之城”,大力倡导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让志愿精神成为城市的闪亮名片。
深圳第一个系统提出建设“志愿者之城”
到2015年,全市志愿者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10%,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达到国际城市的先进水平,志愿者之城初步建成。该决定从社会参与、组织建设、机制保障、志愿精神等方面,勾勒了“志愿者之城”的建设蓝图,提出“志愿者之城”所提的志愿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注册义工提供的义工服务,还将延伸到任何组织、任何市民,有组织的或自发性的,志愿从事的公益类、慈善类活动。 >>>
广州:志愿文化孕育“志愿者之城”
20多年来,在广大市民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广州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参与面最广、参与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公益事业。 目前,广州“志愿者之城”体系已初见端倪。志愿文化、机制保障、全民参与、信息化管理等成为广州成就“志愿者之城”的四大举措。 >>>
武汉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将建“志愿者之城”
目前,武汉建设志愿者之城的规划已经起草,并逐步地修改和完善中。届时,从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划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推进志愿服务的制度化,从而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据悉,武汉“志愿者之城”将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为主题,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雷锋精神,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
2·“志愿服务扎堆”等问题仍在 呼唤制度化建设
近年来,广大志愿者围绕扶危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精神日益深入人心,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志愿服务的热潮在城乡基层蓬勃兴起。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志愿服务还处在初始阶段,活动开展不够经常、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服务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重使用、轻培训现象存在
从总体上看,我国志愿服务还处在起步阶段,这表现在志愿服务理念还没有在全社会普及,志愿服务参与人数占人口比例低、志愿者队伍素质还有待大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情况还极不平衡。一些地方志愿者招募注册渠道还不畅通,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经常。志愿者的劳动没有被充分尊重,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甚至有把志愿者当成“免费劳动力”的现象。>>>
志愿服务扎堆 造成浪费
目前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多少还存在着一点不足之处。其中,因为没有制度化而导致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棰”的乱抓现象,也就难以避免。这样的乱抓,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志愿服务“分布不均”——时间上的分布不均与空间中的分布不均。2012年重阳节期间,一家老年公寓前后有4拨爱心人士来给老人们献爱心,有位老人甚至一天被志愿者们洗了7次脚。如此扎堆献爱心,让不少老人都说受不了。因为没有制度化而导致的志愿服务“贫富不均”,不仅造成了志愿服务的分配不公,其实也造成了志愿服务的浪费。>>>
试想,扎堆式的服务,无论是对于组织者还是对于服务者,显然都是一种直接的浪费。而志愿服务的制度化,或许恰恰就能够对症下药地解决这一痼疾。而健全的制度,就能够引导我们在提供志愿服务时“按部就班”“对号入座”,实现志愿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一言以蔽之,志愿服务一旦制度化,无序、随意与扎堆,也就能够迎刃而解。
2014年4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奇葆在北京出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3·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
要解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刘奇葆:推动建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
刘奇葆指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结合时代条件深入挖掘和阐发,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志愿服务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要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志愿服务文化自觉。要坚持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为服务重点,积极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
刘奇葆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上下功夫,在营造社会氛围上下功夫,在融入上下功夫,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要加强制度设计,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活动运行、激励回馈、政策法律保障机制,健全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要把抓制度落实作为推进工作的重点,严格执行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
坚持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
雷锋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的。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依托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活动,赋予学雷锋活动鲜明的时代内涵。这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是新时期志愿服务工作的新使命。 >>>
坚持以社区志愿服务为重点 邻里守望
社区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意义重大。一是因为它聚集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城市人口;二是因为它是人们长时间活动休息的场所。社区也是志愿服务的重点部位。一是因为它是志愿服务集中宣传的重点场所;二是因为它是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重点场所。因此,做好社区志愿服务不仅对于提升志愿服务影响力、参与率、支持度具有战略意义;还对维护城市的和谐稳定影响深远。 >>>
要深入推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针对不同需求设计多种项目,通过丰富志愿服务的形式和载体,为大家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愿。要把困难群众作为服务重点,通过“综合包户”、“结对子”等制度化活动安排,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扶老助残志愿服务,关爱困难群众和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群体,覆盖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要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整合和挖掘公共服务资源,组织各类专业性机构深入社区,积极开展卫生保健、心理疏导、文化活动等志愿服务项目,实现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要把社区作为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的主要场所,动员广大志愿者从关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从日常做起,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
培育“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在传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上下功夫。传统文化中那些激励人们崇德向善的宝贵思想,与我们倡导的志愿精神相融相通,志愿服务正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实践。对中华传统美德,要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注入到志愿服务中。
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在营造和培育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普及志愿服务常识,介绍各地取得的先进经验,传播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感染作用,创作生产出生动感人的文艺作品,使全社会在情感共鸣中获得启迪,受到教益;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褒奖优秀志愿者,引导人们见贤思齐,争做志愿精神的践行者。 >>>
4·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 向地方实践取经
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
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由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类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及时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根据标准和条件吸纳社区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为有意愿、能胜任的社区居民进行登记注册。
各地搭建志愿服务平台,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3月2日,福建省首个志愿者数字化管理平台“微时刻”在福州上线。志愿者在APP上注册一个号码后,就会拥有一个自己二维码,之后可以报名参加线上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签到和签退,只用手机扫扫志愿者的二维码,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等相关信息就会储存在二维码中,不需要人工计算志愿服务的时长和盖章证明。烟台建立“爱心无限”网络平台,整合公益信息资源,随时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形成信息化的志愿服务。我们定期调查、征集服务项目和救助对象,印制成册向社会公布,为志愿者参加活动提供多向选择。
加强志愿者培训管理
要坚持培训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由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类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江苏镇江市现有注册志愿者21万人、占城镇适龄人口13.8%,各类规范性志愿服务组织70余个、团队1700余支。主要做法是,对接社会需求和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趋势,多形式、常态化加强社区志愿者培训,打牢社区培训这个基础,培育好志愿服务的“常青树”。有效利用社区、学校、公共场馆、教育基地等各类资源,为志愿者提供多渠道、全覆盖的培训平台和网络。市志愿者培训学校定期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社区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轮训,并为社区志愿者培训提供师资保障。 >>>
安徽宣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干警为来自宣城市区两级单位的240余名志愿者开展文明城市交通志愿者业务培训,向参加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详细介绍了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交通劝导规范用语,希望大家在志愿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市民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武汉百步亭社区将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与个人成长进步挂钩,采取系列措施培训培养志愿者,促进志愿者全面发展。我们每年为志愿者提供不少于10次的综合技能培训,把优秀志愿者和骨干志愿者纳入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序列,组织他们学习考察,到知名高校培训。>>>
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
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由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类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根据统一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为表彰激励提供依据。
潍坊志愿服务记录终身保存,记录工时让爱心铭记。潍坊市鸢都义工公益服务中心获得“民政部志愿者队伍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授权录入机构资质,成为潍坊市民政局指定的志愿服务纪录办法试点单位。今后志愿者的每一次服务,将可以累计时间终身保存,不再受限于服务的行业、地域、年度。 >>>
惠州将正式推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专属手机APP软件,提供志愿者注册登记、发布志愿服务信息,交流志愿服务心得、实时定位计算志愿服务时数等服务。 >>>
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给予相应的星级认定。建立志愿者嘉许制度,褒扬和嘉奖优秀志愿者,授予荣誉称号。建立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志愿者利用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同时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优惠或优待。
武汉百步亭社区每年评选表彰百名优秀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队、优秀志愿服务苑区、楼栋,并制作成光荣榜在社区展示,通过社区报纸、网站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把社区志愿者的名字和事迹写进楹联,张贴在社区广场的亭子上。把优秀志愿者的事迹编成文艺节目,组织“好人故事汇”在社区巡演。>>>
佛山针对社区周边的餐饮、零售、美容美发、健身等商户及机构,建立爱心联盟,为志愿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提供打折优惠。目前桂城已发展起60多家同盟商铺、机构。每期公益圩日都会链接商企资源,举办物物交换、公益摊位义卖等活动,志愿者可以用志愿服务时数换取各种优惠。 >>>
完善政策和法律保障
把志愿服务的要求融入各项经济、社会政策之中,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之中,提倡和鼓励志愿服务的行为,维护志愿者的正当权益,形成崇尚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把志愿服务纳入学校教育,研究制定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鼓励在校学生人人参加志愿服务,可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折算成社会实践学分。
长沙岳麓区与辖区内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22所高校紧密协作,共同打造大学生道德高地建设的硬件软件平台。据了解,共建活动在第一期推出6大类共200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岗位的基础上,最新推出了276个服务项目、291个实践基地、220个见习岗位。>>>
淮北市公益服务协会、“爱心集结号”、蒲公英助学公益中心等3家公益组织为76名志愿者购买的“团体意外伤害医疗综合保险”正式生效。“为志愿者买保险,是为了给大家吃下定心丸。在不用自掏腰包的前提下,让‘奉献’不再变‘风险’。”“爱心集结号”负责人岳磊介绍说。>>>
结语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无数志愿者将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作为生活的态度,用善行义举传递人间真情,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就是要让志愿者心有所献,力有所使,情有所归。各地陆续召开会议落实中央精神,把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从而让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