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义务扫桥11年的北京老人窦珍去世后,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接下老人的扫帚。
街道成立了以“窦珍”为名的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多项志愿服务。除了继续扫桥,他们还给老年居民送来保洁、理发服务;老年志愿者健走的同时干了环保、治安巡逻的活儿;专业志愿者送木工、水电服务上门;联合会还邀请专家为残障人员提供慰藉服务……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8月初的一天上午,阴天,湿热的空气闷得人浑身黏腻。
在紧邻丰台区右安门街道翠林小区的一座过街天桥上,几名志愿者正拿着扫帚、簸箕忙碌着。
这座桥,就是“扫桥爷爷”窦珍老人11年义务打扫的过街天桥。
志愿者史琳蹲下身子,伸手撕下了粘在大桥护栏外侧的一张小广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史琳告诉记者,他们都是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成员,利用闲暇时间来这里义务打扫,一周能有2到3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
借着老人志愿服务精神的影响力,右安门街道成立了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除了打扫过街天桥,情暖夕阳、健身巡逻等都是联合会志愿服务内容。
下午,东庄小区,记者随志愿者们一道为鳏寡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80多岁的马建国老人和盲人儿子居住在一起,老伴已经走了很多年。知道老人听力不好,社区干部小程大声敲门。
一进屋,志愿者们就忙开了,打扫的打扫,维修的维修。也许是看着记者陌生,马建国老人问记者,“你是新来的吗?”在知道记者是来采访志愿者后,老人向记者夸起了志愿者,“多亏了志愿者们,不然真不知道日子怎么过了!”
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卢婉华介绍,每逢节假日,志愿服务队都会为有需求的老年居民送来保洁、理发等服务。
晚上,街边广场。
“起步时吸气,先左脚,按照脚跟—脚掌—脚趾顺序陆续着地……”来自台湾的退休教授林英圳为志愿者做健身示范教学。
示范完毕后,戴着“右安门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袖标,近百名老年志愿者开始了健身巡逻。
卢婉华告诉记者,健身巡逻也是联合会的常备项目,林教授是联合会请来的养生专家。志愿者将健走与环保、治安巡逻相结合,一举多得。
志愿服务活动在右安门街道如火如荼。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到整个地区的志愿服务团队,志愿奉献精神无形感染着生活在右安门的居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右安门街道志愿者数量达到6621名。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
为什么要建立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
右安门街道地处北京市丰台区南二环路与南三环路之间,人口10万余,是丰台区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民居建筑多为老旧小区,大多为回迁房、单位自建房以及多产权形成的住宅区。
街道办主任储建军说,右安门之所以重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由于街道行政资源有限,仅仅依靠街道,无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到社区自治的目的,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
据介绍,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包括52支志愿服务队,其中16支以社区为基础,36支以辖区单位、学校等为基础。
为了更好弘扬志愿精神、普及志愿理念,联合会采取调查分析居民需求、丰富志愿服务内容、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使志愿服务更有针对性、更加长效化。
目前,除了健身巡逻、情暖夕阳等,联合会的服务内容还有两类:
邻里关爱。组织志愿者和有土木、水电等技工资质的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组成志愿服务队。居民有需求时提供上门服务,收取成本费及一定服务费,对困难家庭只收取工本费。
心灵暖光队。整合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资源,邀请专家为残障等人员提供慰藉服务,为辖区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和社区志愿者提供各类服务。
卢婉华说,目前志愿者还是以退休人员为主,联合会将进一步与学校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推进志愿者队伍的年轻化。
专项基金、时间储蓄卡保驾护航
如何保障志愿服务不是昙花一现?
储建军说,联合会是典型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上有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下有52支志愿服务队。依托组织体系,保证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运行。
志愿服务的成本可以由政府买单。“街道指导志愿服务组织申请政府购买社会组织项目,争取市区两级财政支持,”储建军说,“同时将社区公益金统筹使用,拿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志愿服务的专项基金。”
为了保证志愿者的积极性,街道还想了一些办法:为注册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卡,即根据志愿服务工时,志愿者可以享受免费或优惠服务等。
志愿服务还有没有其他的困难?卢婉华坦言,“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还没形成广泛认同感、归属感,志愿者资源不充沛,活动开展起来有时候捉襟见肘。”
对此,民政部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马仲良教授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居民志愿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建立保障机制,来维持既有志愿者的积极性。
“有了志愿服务队伍之后,再跟社区建设结合,才可以真正实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而这也正是右安门下一步的计划。”储建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