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2005年,离异的刘爱珍带着13岁的儿子在天津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安了家。当时,刘爱珍在天津举目无亲,又没有工作,每天都生活在巨大压力之下。朝阳里社区的志愿者们为她捐款捐物,资助她的孩子完成学业。
“是社区志愿者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我鼓励儿子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把志愿精神传承下去。”时隔10年,说起帮助过她的志愿者,刘爱珍都噙着眼泪。
作为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祥地,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27年薪火相传、长盛不衰。2014年,朝阳里社区志愿者群体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
薪火传承:从“学雷锋”到志愿服务
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源于27年前的一个“义工包户服务小组”。
1988年4月,和平区新兴街道办事处开展了“万户居民问卷调查”,重点了解居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参加为民服务活动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朝阳里有13户居民生活困难。在朝阳里党支部的号召下,居委会的6名成员和7名居民积极分子组成服务小组,为这13户困难家庭提供包户服务。
今年85岁的黄秀珍是当年“义工包户服务小组”的成员。她说,当时不叫志愿者,叫“学雷锋”。参加的人有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退休的老人,帮别人买东西、收拾屋子、看家,甚至帮着找工作。朝阳里的做法很快被整个街道效仿。1989年3月18日,新兴街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新兴街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
“没想到朝阳里志愿服务发展得这么好。”近年来,黄秀珍行动有些不便,但对社区志愿服务还是很关心。她知道现在除了老人,很多年轻人也都参与志愿服务,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天津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海瑛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志愿者。在和平区文化宫的心目影院,记者亲耳听她为台下的盲人讲解电影《亲爱的》。为了让自己的讲述与故事情节更好地融合,她每次讲解前都要提前把电影看10遍甚至20遍。
与时俱进: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
“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内容不断‘升级换代’,始终正视群众需求,这是赢得群众赞誉、收获各界支持的动力源泉。”曾任朝阳里社区志愿者分会第三届会长的王志仁坦言。
建立扶危济困基金是2003年王志仁当上会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那时候社区有很多下岗工人,见面都愁眉苦脸,居委会管不过来,我们就号召经济条件好的同志伸出援手,我自己带头每个季度捐100元。基金会钱不算多,但确实帮很多人渡过了难关。”
在社区采访时,记者遇到了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专家张宏,她来看望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现在我国医疗资源紧缺,百姓看病难,我们在工作之余能帮帮他们,心里很高兴。”张宏早已把义诊当作自己的另一项事业。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让老年人更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朝阳里社区,“阳光奶奶”吕文霞带头组建了晨练队、晚练队、合唱队等11个文化团队,硬是把足不出户的老头老太太都拉到了广场上。自2006年起,吕文霞带领她的队员们不仅健身娱乐,还参与公益事业,成立了“阳光奶奶志愿服务队”。吕文霞说:“我们在家待着也是待着,出来能干点嘛就干点嘛,奉献就快乐。”
制度建设:好制度激发长久活力
2月3日,朝阳里社区组织了一场认领难题现场会。“有居民反映家里没人时希望有人代收快递,谁愿意?”主持人的话音刚落,朝阳里志愿者分会的理事李女士就站起来说,她退休在家没事,可以帮忙代收。不到半个小时,近期居民反映的难题都被认领了。
“认难题”是朝阳里志愿服务活动中党员“三认”(认岗、认亲、认难题)活动的一部分。“三认”活动已经持续多年,并形成固定模式,成了党员志愿者带头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
加强与团体会员单位共建,让社区志愿服务“常青”。目前,朝阳里社区共有10个团体会员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志愿者20多年坚持为社区居民提供义诊、讲座等健康服务。和平文化宫心目影院自2007年9月开始,先后为社区盲人讲解优秀影片60余部。
随着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和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发展,朝阳里社区还加大了对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平台搭建等方面的投入,并制定一些回馈机制,开展关爱“老雷锋”活动,让好人得到应有的褒扬和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