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人民公仆,却甘为人民尽心服务;他们不是荧幕上鲜丽的报道者,却是田野间真实的记录人;他们不是最仗义的“侠士”,却是最能说出百姓心声的“话筒”。他正是这群人的一个缩影——王先国,一个基层记者,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
深山里的新闻人
在当地人的引导下,安徽师大文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访了正在菖蒲村进行新闻采编的王先国。在访谈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了解到王先国是菖蒲本地人,家住高山村。1990年,他在《安徽日报》上正式发表了第一篇新闻作品。这篇呼唤乡村桥宇建设的文章引起了政府的关注,这无疑给王先国的新闻创作带来了激励,从此他的新闻梦一发而不可收。
1993年,王先国在高山村的学校里代课,在忙碌的课程教学之余,他也会采写新闻,给各大媒体投稿。每到星期一王先国都会认真地翻找邮箱,查看自己投出的稿件是否得到了回复。与交通相对便利的菖蒲镇不同,现如今的高山村仍旧只能通过骑车进出,不难想象出二十五年前的那里又是怎样的闭塞。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王先国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购买稿纸、邮票、信封来进行新闻写作,到了双休日就带着这份“心血”下山邮寄,上下七、八百米的大山,他就这样一路坚持了十年。
三部相机拍出的新闻路
2003年,菖蒲镇政府急需一名外媒宣传人员,当时已“小有名气”的王先国就这样进了镇政府宣传部。一直以来习惯于书写文字新闻的王先国发现,在外媒发稿还需要注重图片新闻。于是他在经过一番思考后购买了自己的第一部相机,但是照片的洗印、来回县城的路费再加上购买相机的花销让这个每月只有300元工资的“记者”入不敷出。
2005年,《安庆日报》新建了电子邮箱并要求新闻人电子投稿,对电脑技术一窍不通的王先国只得再买台电脑自己琢磨。为了追求更高的图片质量,王先国又自费买了一部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但是他当时一年的工资和补贴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正是这种对新闻的热爱与执着,才让他狠下心来添了个“大家伙”。
2008年,王先国在拍摄天仙河漂流的活动时,一个参赛团队在游戏过程中翻艇落水。因为水流湍急,好几人爬不上岸,忙着救人的王先国在情急中一个疏忽,不慎将相机掉进了河里。于是他又只能用自己手头的积蓄重新购置了一部单反,并一路走到现在。
兴趣让新闻一路同行
在和志愿者谈起自己的日常工作时,王先国承认,相比较外媒宣传的新闻性和灵活性,政府宣传更具有模式化特点。虽然每天都进行千篇一律的工作,但他从不觉得这份工作枯燥乏味,更没有因为经济原因而选择放弃。这样一直坚持的原因正是在于这是他的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兴趣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奔走在大山深处的每个角落,因为兴趣他在写完上千篇稿件后依旧觉得趣味横生,因为兴趣,尽管入不敷出却始终甘之如饴。王先国将自己的个人爱好与社会责任交融在一起,传递真善美,传达基层的心声,坚定的做一个执着的基层新闻人。
作为一个基层记者,王先国一直都秉持着新闻人的“三立”观念: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培养社会责任感;“立功”,为人民做事;“立言”,传递基层人民的声音。“做个‘野性的新闻人’这是我工作的特色,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才是我工作的目标。”王先国的这句感叹也正浓缩了一个基层新闻人最真切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