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食粮和宝贵财富。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积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已经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併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辽阔地域和众多民族的文化载体,多个领域人才辈出、成果灿若星汉,各类文化形态异彩纷呈,传统文化长河流经数千年而不断。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著的生命。继承传统文化,关键是在传承中创造。不可否认,在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已经改变许多。在奔跑著追赶西方的路上,一些原本属于我们的珍贵的传统文化,不知什麽时候被丢掉了……我们现在已然面临文化危机,这比亡国还要可怕,它意味著整个伦理秩序的覆灭、文明的消失。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优秀传统文化依然助推著今日中国的发展,蕴含著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巨大动力。在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道德危机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精神文明问题、诚信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寻找答案、做出贡献。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知识、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发展有著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方面我们有著深厚的文化资源,从《管子》“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到朱元璋感悟“民富则亲,民贫则离”,再到程颐“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忧为本”,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当然,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决不是为传统而传统,而是要“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也要批判地吸取,择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古人的知识和智慧要紧密联繫实际,结合当前形势进行创新。毋庸置疑,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改革开发大业。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征程,就是一部发扬传统文化、吸收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发展的奋斗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改革发展注入更大动力。(刘雨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