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义工申请 义工快讯 义工百科 义工动态 媒体聚焦 义工风采 活动专题 公益新闻
打造传统文化的“基因库”
作者:本报记者马跃华 通讯员孔素芳
2015/12/14 15:54:49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汤丽英  浏览:1278  【打印

fiogf49gjkf0d
    本报福建龙岩12月11日电(记者马跃华 通讯员孔素芳)日前,记者在被列入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的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了解到,许多本土木匠师傅正对一些损毁的古建筑木构件进行精心维修,使其再度“容光”焕发。

    近年来,龙岩市委、市政府把保护开发传统村落摆上重要议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率先在福建省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程。

    龙岩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中国传统村落20个,形成了以永定“客家土楼”、长汀“客家围屋”、连城培田“九厅十八井”等为代表的客家民居,以新罗新邱厝、漳平双洋吴氏学堂等为代表的闽南民居,以及以这几种建筑形式为载体构成的古村落。为了让这些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龙岩对每个重点培育的村落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原则是要修旧如旧。

    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卢伟耀说,龙岩正在积极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传统文化的原生态、草根性,增强古村落生命力、吸引力,让古村落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库”。

    2014年,龙岩市政协还专门成立了“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开发与利用”调研组,最后给出的建议中就有这样一条:在保护、开发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与民生、生态的关系。龙岩市旅游局副局长罗炳崇告诉记者,旅游收入的增加,能够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使得当地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古建筑遗存的修缮和环境的整治,这也是古村落的生命力所在。如今,龙岩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的开发正立足本土特色,深挖文化底蕴,再现古村落的魅力,吸引游客的眼球。

0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 官方邮箱:zhjdorg@163.com 电话:0311-86991907 经典网官方QQ群:129272535官方微信号:zhjdorg2013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