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权瑞金
青山起舞水歌吟, 浩浩旌旗抵瑞金。 初创政权白匪惧, 始挖红井万民欣。 往昔受苦当奴隶, 今日翻身做主人。 赤色故都功绩大, 苏区月朗太阳新。
图片说明:1931年11月7日,工农红军在瑞金的叶坪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主席”的称呼自此开始。大会还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等决议案,从此,我们党领导的红色政权正式以国家形态出现。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敌人惊恐万状,于是,多次对叶坪进行狂轰滥炸。为了安全,1934年1月,苏维埃临时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由于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经从上海迁到了瑞金,因此,“二苏大会”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临时”两个字就去掉了,正式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二苏大会”还通过了修改后的宪法大纲等决议案和关于国旗、国徽、军旗以及确定8月1日为建军节等问题的决定。因此,瑞金作为赤色首都,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八一”建军节的诞生地。有关瑞金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有一位专家作了很精辟的概括,这句话是:“封建专制,昏天黑地;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都,改天换地;改革开放,欢天喜地。”
红井,是1934年毛主席在沙洲坝期间,亲自率领红军战士和当地民众挖掘的一口水井。当年的一个傍晚,毛主席办完公事从外面回来,看见乡亲们在塘里挑水,便问:“这水挑去做什么用?”乡亲们回答说:“吃呀!”毛主席说:“水这么脏,能吃吗?”乡亲们苦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再脏也得吃啊!”毛主席说:“不会打井么?”乡亲们摇摇头说:“沙洲坝人喝不得井水,这是天命!”毛主席哈哈大笑说:“不要信天命,要信革命!还是打口井吧!”
又到了一天早上,毛主席带着警卫员拿着锄头、铁锹来到池塘边找水源,被一早起来的老表看见了,于是毛主席领头挖井的事,立即传遍了沙洲坝。只一会儿功夫,一大伙群众来到了挖井现场,他们以疑虑的目光投向毛主席,毛主席看出了挂在老表脸上复杂的表情,便对大伙说:“这几天工作忙,没功夫同大家商量挖井的事,今天才有点空,我就先找个有水源的地点定个位置,破个土。我知道你们迷信风水,怕得罪旱龙爷坏了屋场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旱龙爷真要怪罪下来,让他来找我好了!”一席话打消了村民的疑虑,并在主席的带领下开挖水井,没几天功夫,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挖好了。毛主席用实际行动,为机关干部和沙洲坝群众树立了榜样,中央各机关掀起了开挖水井的热潮。从此,沙洲坝人民结束了饮用脏塘水的历史,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
1950年,沙洲坝人民为了迎接毛主席派来的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的到来,将这口水井进行了全面整修,并取名为“红井”,同时在井旁立了一块碑,刻上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赤金大字,以此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和思念。红井是当年党和苏维埃政府关心群众生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历史见证。如今已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向往仰慕的神圣之地,甘甜的红井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老区人民。
图一是1931年11月,毛主席和中央苏区中央局主要领导人在瑞金的合影。左起:顾作霖,任弼時,朱 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图二是画家莫朴的画作《苏维埃万岁》,展现了红都人民欢呼苏区人民政府的创立和翻身当家做主人的热烈场面;图三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大会旧址 :叶坪谢氏宗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