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磊先生,国家一级大检察官,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现任世界孔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上海吉尼斯总部法律顾问。侯磊同志主政河北检察机关的11年间,查处经办了一系列大案要案,坚持真理,一身正气。
  “有功于世,无愧于心,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是侯老的人生箴言。退休以后的生活,侯老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放在传统文化的公益传播事业上,重点推广官德教育,以《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最好自己----以我的梦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在全国各地汇报演讲300余场,深受各届干部群众欢迎。
  侯老将“学习”做为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古稀之年,笔耕不辍,每天阅读、书写,并将自己的所感所悟总结出来,形成短小精悍、内涵深刻的短文,中华经典网本着恭敬、感恩的心,收集、整理侯老的短文,并专门开设《侯磊心语》专栏呈现给大家,字字珠玑,篇篇锦绣,让人领悟到侯老42年从政生涯、11年检察官经历、9年退休生活中,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奉献、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在这里,我们聆听到一位老人的忠告!
  在这里,我们领悟到生命智慧的箴言!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博爱的胸怀,大爱的音律……
  来吧,聆听《侯磊心语》,启迪人生智慧!

中华经典网编辑部
2015年4月1日

 
   
 
fiogf49gjkf0d

      诗赞劳模张秉贵

      

       燕京九景誉神州,

       技艺精尖夙夜修。

       三尺柜台诠境界,

       一团热火解烦忧。

       平凡岗位平凡事,

       伟大称呼伟大由。

       敬业精神旗不倒,

       建功圆梦竞风流。

    附:张秉贵简介

       

   张秉贵(1918—1987 ) 生前系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五六十年代全国劳动模范。为了减少顾客排队的烦忧,他夜以继日地苦练基本功,练就了“一口清”“一抓准”的神技,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起一直到退休,30多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位顾客。通过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调动各个器官的功能,平凡岗位上的商业服务业的简单操作,被他升华为艺术境界,当时好多外地客人专门到北京欣赏他的被誉为“燕京第九景”的服务神技。张秉贵“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fiogf49gjkf0d

               时传祥颂

      

       兢兢业业几秋冬,

       憨厚真诚笑意盈。

       戴月披星街巷走,

       经风历雪厕间停。

       染脏一己身甘愿,

       洁净万家自笃情。

       贵贱并非工作定,

       人间最美是心灵。

      

    附:时传祥简介

      

    时传祥(1915—1975)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人,共产党员,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解放后,时传祥继续做又脏又累的掏粪工作,但因为是为人民做此项工作,他喊出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既朴实又响亮的心声,其奉献精神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肯定和赞扬,生前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刘少奇等党和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5年病逝于北京, 去世之前他还反复叮嘱,让儿子继承父志,也当一名称职的环卫工人。

"

     时传祥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时传祥在平凡岗位上所凝聚成的"社会价值",在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fiogf49gjkf0d

      诗颂劳动模范孟泰

      

       寒冬已过沐春光,

       做主当家喜若狂。

       倾情倾力行节约,

       尽责尽心铸辉煌。

       难关窘境忠诚在,

       重荷高温意志强。

       昔日英模留足迹,

       今朝后辈向康庄。

      

  附:孟泰简介

      

  孟泰(1898—1967)河北丰润县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生前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孟泰出身贫苦,1926年到鞍钢谋生,深受资本家的欺凌,在日伪统治期间更如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后,脱离苦海的孟泰欢欣鼓舞地当家做了主人,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十个废铁堆翻了个遍,回收各种管件4000多件,并用玻璃粉除垢,然后修复成能用的管件,建成了当时著名的"孟泰仓库"。为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誉满全国的钢铁战线的老英雄。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fiogf49gjkf0d

        诗赞大寨带头人陈永贵

      

       朴素情怀最挚真,

       改天换地带头人。

       狼窝掌里钢肩硬,

       一面坡间铁镐勤。

       修整梯田田织锦,

       垦荒秃岭岭生金。

       耐劳不只昨天事,

       奋斗精神历久存。

      

   附:陈永贵简介

      

  陈永贵(1915—1986),山西省昔阳县乐平镇石山村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原国务院副总理。生前带领大寨人民群众走集体化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事迹,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和表彰。当年,全国曾一度掀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1963年是大寨的“七灾八难”年,特大洪水、两次风灾,一次雹灾,一次霜冻,加上洪灾前的一段干旱,春播时的涝灾,使大寨变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但大寨人在陈永贵等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凭着自力更生的精神,靠着打满补丁的双肩和长满老茧的铁手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大灾之年,大寨粮食亩产704斤,总产量达到了56万斤,不但没要国家一分钱救济,而且还向国家缴了24万斤商品粮。

       

   一面坡和狼窝掌是当年陈永贵和乡亲们战斗的地方。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fiogf49gjkf0d

  铁人赞

      

      心潮涌起记犹新,

       义重情深忆铁人。

       誓摘贫油贫困帽,

       敞开赤子赤诚襟。

       一声吼叫寰球抖,

       千万艰辛大庆臻。

       三老四严真谛在,

       梦圆路上壮精神。

      

   附:王进喜简介

      

    进喜(1923—1970),甘肃玉门人(祖籍陕西大荔),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卓越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1950年春,王进喜在玉门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3月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出发,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人拉肩扛”安装钻机,组织全队破冰取水,用时5天零4小时,创造了开钻完钻的新纪录。在万人誓师大会上,他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毛主席称赞铁人是“工业带头人”,并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1970年11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47岁。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人没压力轻飘飘,井没压力不出油”等是王进喜在创业年代发出的豪言壮语,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产业工人。“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科学求实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融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最基本、最典型、最生动的概括和总结。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fiogf49gjkf0d

      参观吕玉兰纪念馆咏怀

      

       芳华淡雅玉兰幽,

       不朽英魂故土留。

       斗地战天抛赤胆,

       造林除碱治沙丘。

       位低位显思民事,

       声赫声微为国谋。

       亮节高风昭日月,

       启迪后世耀千秋。

       

   附:吕玉兰简介

      

   吕玉兰(1940-1993年)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是新中国第一代农民与妇女的时代标志人物。1955年15岁的她高小毕业回乡务农,并担任了新中国最年轻的合作社社长。1958年入党,1960年任本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成立了“妇女造林队”,战天斗地,治盐碱,打井挖渠,开荒植树,几次被毁几次重栽,最后育成100多万株树、长达8华里的林带,锁住了风沙危害,把荒漠沙丘变成了一片绿林果树、高产粮田。1966年发表了闻名海内外的“十个为什么”的人生体会文章,1970年任临西县委书记时,提出了著名的“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的口号。

      

    吕玉兰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文革”中虽然受到错误批判,但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从未改变。由于时代的变化,她的职务也发生过较 大的变化,但无论职务高低,仍始终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为国分忧。

      

     党和人民也从来没有忘记过吕玉兰,她生前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她逝世后,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门刊发了《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深切怀念吕玉兰同志》的纪念文章,文章中写道:"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玉兰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品德和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吕玉兰纪念馆,坐落在邢台市临西县东留善堌村玉兰公园内,占地总面积40亩。内设吕玉兰事迹展厅、党史展厅、国防教育展厅、劳模展厅以及接待、放映厅。展线长达500米,照片上千幅。通过吕玉兰大量照片和遗物的展示,对激励世人弘扬“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追忆往事,珍惜幸福的今天,创造美好的未来,将起到积极的启迪促进作用。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fiogf49gjkf0d

     诗赞金训华烈士

      

       离乡欣往黑龙江,

       斗志燃烧北大荒。

       沃土生金流汗水,

       青春谱曲放华光。

       蜚言岂阻英魂在,

       雪雨难遮日月长。

       小丑跳梁终少数,

       人间正道是沧桑。

      

   附:金训华简介

      

   金训华(1949—1969)上海市吴淞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生前系黑龙江省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知识青年队,1969年8月15日下午,因暴发特大山洪,为抢救国家物质(两根电线杆)牺牲于激流中,英年20岁,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金训华是时代造就的英雄,他的事迹在当时家喻户晓。可近几年,有些人用自己龌龊肮脏的灵魂去和英雄的觉悟相比较,认为金训华的牺牲不值得,甚至别有用心地造谣,说英雄是为了出风头而死。但是,丑类们的流言蜚语并不能玷污烈士的英名,金训华的名字将同崇山峻岭一样,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之上。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fiogf49gjkf0d

       读向秀丽烈士事迹感怀

      

       向党庄严表决心,

       忠诚到死不离分。

       倾情爱厂甘尝苦,

       尽力帮穷自愿贫。

       烈火焚身为集体,

       青春耀眼似昆仑。

       时光逝去谁曾问,

       知晓芳名有几人。

      

   附:向秀丽简介

      

   向秀丽(1933—1959),广东省广州清远人,共产党员,救火英雄,革命烈士。出生于贫苦家庭的向秀丽,自从在党旗前宣誓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那天起,就一直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爱厂如家辛苦工作毫无怨言,为了帮助有困难的工友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1958年12月13日,她所在的广州市何济公联合制药厂化工车间,因酒精瓶破裂,酒精蔓延起火,危及烈性易爆的金属钠,她侧身卧地,截住燃烧着的酒精,避免了一场严重爆炸事故挽救了集体财产和工人的生命,自己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1959年1月15日献出了26岁的生命。同年1月18日,广州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同年追认她为革命烈士,她的英雄事迹,曾打动了千百万人的心,也教育了亿万青少年。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fiogf49gjkf0d

      诗颂王杰烈士

      

      红星闪闪放光明,

       不愧工农子弟兵。

       训练带头何畏苦,

       抗灾抢险必冲锋。

       舍生忘死青春献,

       制椁送楠百姓迎。

       战士献身天地敬。

       英雄名字万古青。

      

    附:王杰简介

      

    王杰(1942-1963)山东省金乡县人,共产党员,革命烈士。生前是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某部工兵一连五班班长,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在训练中带头苦练,在抗洪救险中更是冲锋在前,别人扛一个草袋子,他却每次都扛两袋,“以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快乐”,为了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65年7月,在一次率领民兵训练中,王杰飞身扑向了炸药包,十几位民兵和两名武装干部的生命保住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

      

    王杰牺牲后,百姓请求将烈士葬在其牺牲地张楼公社,以方便以后祭扫,部队答应了地方的请求,于是,公社请来了最好的木匠,用上等的楠木做成棺椁,方圆十里的群众将王杰的灵柩迎接到墓地下葬。王杰的英雄事迹,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的高度赞扬并分别题词。毛主席对他在日记中写的“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非常赞赏,题词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以后也成为了王杰精神的集中概括。

       

     根据烈士生前愿望,其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65年11月,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 1968年,家乡人民为纪念王杰,将其故里花鼓村(另说为华堌村)更名为“王杰村”,并在村东建王杰烈士纪念馆,让子孙后代都能够永远铭记烈士的英雄事迹。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fiogf49gjkf0d

      缅怀蔡永祥烈士

      

       迷茫雾霭罩戎装,

       战士如松紧握枪。

       身守桥头心最亮,

       胸怀祖国志高昂。

       钱塘见证英雄事,

       生命辉煌古塔旁。

       耀眼红星从未锈,

       中华百代颂芬芳。

      

 

  附:蔡永祥简介

     

  蔡永祥,(1948-1966年),安徽肥东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生前系浙江省军区三支队三连战士,担负守卫六和塔旁钱塘江大桥的任务。1966年10月10日凌晨,正在站岗的蔡永祥发现浓雾中有一根大木头横在大桥的铁轨之上,此时,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正疾驶而来,当司机发现险情时为时已晚,在车翻人亡的紧要关头,蔡永祥奋力将木头搬下铁轨,列车和人民生命保住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为了表彰英雄,中共南京军区部队党委追认他为共产党员、追记一等功。杭州市人民政府在钱塘江大桥北面的月轮山上,建造了蔡永祥塑像和事迹陈列室,以志纪念。一代文学巨匠郭沫若写下《水调歌头·蔡永祥》,来纪念这位年轻英雄: “又一欧阳海,战士蔡永祥,十八青春年少,头脑武装强。秋雨连绵初过,夜雾迷茫昏黑,桥畔守钱塘。北上火车到,‘红卫’满车厢。  桥头近,车势猛,射毫光,突然发现,大木一枕卧轨梁。舍命迎头奔去,只见英姿飒爽,抱木跃于旁。一瞬泰山重,百代颂芬芳。”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版块负责人:汤丽英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1] ... [20] [21] [22] [23] [24] [25] [26]... [71]
0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唯一官网 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官方网站 官方邮箱:zhjdorg@163.com 电话:0311-86991907
经典网官方QQ群:129272535 官方微信号:zhjdorg2013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B座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