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传承中坚定民族自信
2017/3/22 16:53:51 作者:王滢

    说到今昔变化,从我出生到现在的二十几年,应该是中国发展很迅速的二十几年了。比如小时候吃饭爱剩饭的时候,爸妈总是跟我们说:“我们小时候吃口白米饭都开心得不得了,你还剩饭。”可是现在,白米饭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每餐必备的主食。比如小时候,父母让我穿哥哥姐姐穿小了的衣服的时候,爸妈会说:“有好衣服穿就要知足,我们小时候过年才穿一次没有补丁的衣服。”可是现在,淘宝等方便快捷的电商让我们都成为了“剁手一族”, 柜子里的衣服多的放不下,却没有几件是经常穿的。比如小时候,我不愿意坐公交车去上学,非要爸妈开车接送,妈妈就会说:“我小时候,连公交车都没有,每天上学不管学校多远,都是一步一步走去的。”以上都是我从家庭的小事中看到的今昔变化,不得不说,中国的经济是发展了,可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却丢失了。
     因为米饭的价不高,我们忘记了“粒粒皆辛苦”,丢失了节约的美德;因为衣服样式的繁多,我们忘记了老一辈“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丢失了“节俭”的美德;因为交通工具的便利,我们忘记了欣赏路边的一草一木,它们从过去的“生机勃勃”变成了现在的“灰头土脸”。时代发展是对的,但是传统文化也不能丢。
     说到传统文化,我认为它在生活中的最大体现,不外乎就是过年了 。现在总听的人们抱怨说现在过年都没有年味儿了,那么,什么是他们所怀念的年味儿呢?过去小孩子过年一定要早早买好新衣,端端正正叠好放在床头,等着初一一早再穿。有哪一年商场快停止营业了还是没有备好新衣服,真是急得快哭出来。后来,有了全年无休的商场超市,就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地囤积年货,而新衣服早早就穿上身,不再“延迟满足”留到年初一。过去贴春联用的都是现熬的浆糊,浆糊粘上的春联非常瓷实,光刮掉前一年的春联就是个大工程,非半天时间搞不定,还得全家上阵累得满头是汗,再接着熬新一年的浆糊,爬高上低把春联贴得里里外外满满当当。后来,贴春联很少人家用浆糊了,随便的透明胶纸一粘,费不了十分钟功夫。过去的年夜饭都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忙活,有的择菜,有的洗菜,有的掌勺。小孩子们就算不会做饭,也会偶尔绕道厨房里偷吃几口。后来,年夜饭越来越丰盛,也越来越吃不出不同。记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精简,到最后连对过年的期许都精简掉了,才渐渐觉得丢了什么。
    丢失了什么呢?就是祖辈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和文化。时代迅速发展是当今之必要,可是这不能成为文化传承逐渐进入坟墓的原因,反而正是因为时代发展的越来越快,我们才更要牢牢的记住我们中国的文化,把它们传承发扬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为成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自豪。中华民族有了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才会更加自信的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 官方邮箱:zhjdorg@163.com 电话:0311-86991907 官方总群:129272535 官方微信号:zhjdorg2013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B座5层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