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义工申请 义工快讯 义工百科 义工动态 媒体聚焦 义工风采 活动专题 公益新闻
庄子的自由观
2009/7/20 11:01:00 来源:中华经典网 编辑:中华经典网  浏览:6001  【打印


但是,这种自由是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如此,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则不是如此。从前者说,是指“与道为一”的境界,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从后者说,是指未能"体道"时的情况,则不能没有各种限制(可说是人为的限制,不是自然本身的限制),要摆脱这种限制而实现自由,就不能没有前提条件,这条件从主观方面说就是"忘"。"道术"不同于"权术",也不同于"学术。是对道的体认、体验,不是方便之计,这种体认只有出于“自然真情”才能作到,而要出于"自然真情",就要"忘情",忘掉人为的世俗之情。这是很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真情就是"天在内"者,是人的真性情。要唤起人的真情,就要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游于无穷之野"是精神上的"游",但精神之游是从大自然中体会出来的,只有在大自然中才有"天籁",才能"神游",获得精神自由,体验"天 地之大美"。从这个意义上说,"游"和"忘"是并行的。
人们都说,庄子哲学是美学的,审美的,从庄子哲学中发展出中国的美学。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庄子哲学中的美,并不是讲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讲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愉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表现人的自由人格的,是表现人的心灵境界的。不计利害、不求“荣华”而向自然界完全敞开,空灵而有光明(“虚室生白”),这样的情感世界是庄子所提倡的最真实的心灵世界。道就是生命之光,道的境界就是生命的自由。这同儒家也从情感出发而实现仁的境界是同源而异趣的。从庄子的“诙谐”可以看到,庄子与儒家孔子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儒家强调的是人类的同情心、不忍之心,庄子强调的是个人的无待之心、无心之心,即心灵自由,但二者都出于“真情”则是一致的。庄子没有提出道德上的所谓"意志自由" (儒家是否也有西方式的纯粹的"意志自由”也是可以怀疑的),却开创了中国哲学的"真情自由" (“真情自由”语出朱谦之)。
庄子哲学没有"实用价值",他本人不主张道有任何"实用价值",但是,庄子哲学对于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培养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乐趣,实现人的心灵自由,具有极重要的价值。"人如何生活?”“人如何生活得更好”?各种哲学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庄子哲学从情感心灵的角度为我们作出了极有意义的回答。

0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 官方邮箱:zhjdorg@163.com 电话:0311-86991907 经典网官方QQ群:129272535官方微信号:zhjdorg2013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