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鹤鸣山又名鹄鸣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鹤鸣乡,距成都市七十二公里。.鹤鸣山名称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山的形状象鹤,二是山中藏有石鹤,三是有一对仙鹤栖息在这里。鹤鸣山是道教的发源地,史籍有明确的记载 。《三国志·张鲁传》云:"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 姓。"《华阳国志》、《魏书·释老志》也有此记载。鹤鸣山是张陵入蜀创教之地 ,在张陵的二十四治教区中称为鹤鸣神山治。自张陵肇开鹤鸣山道教之源后,鹤鸣山道教发展不绝如缕。唐末五代杜光庭、明张三丰都曾访道于鹤鸣山。据《邛州志》载:张三丰云游名山至成都,寓居青羊宫月余,遂入大邑鹤鸣山修炼。又据《大邑县志》载:明代龙虎山道士吴伯理,永乐中任上清宫提点,随张宇初访张三丰,入蜀居鹤鸣山。又有鹤鸣山龙门正宗第十六代道士杨合程墓碑,记正一派道士散居敦义、嵩山等部分乡镇,供奉老君神像,从事符箓斋醮、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活动。杨云洞羽化于道光己巳年(1869年),可见此时鹤鸣山尚有正 一派道士活动。据《龙门正宗碧洞觉堂上支谱》载:明末清初全真道士陈清于康 熙八年(1669年)入蜀访道,住青城山数年后下山至青羊宫静修。康熙三十四年 (1695年),成都府臬宪赵良璧建二仙庵请陈清觉主持。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 )敕封陈清觉为碧洞真人,赐"碧洞丹台"扁额。陈清觉开创全真龙门派碧洞宗,影响遍及四川各地,鹤鸣山此时亦为碧洞宗法脉。
如今,恩威集团为了传承并弘扬道教和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重新开发打造鹤鸣山。把鹤鸣山建设成为全球体验道教、道家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并成为养生及旅游的福地、圣地道源圣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