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义工申请 义工快讯 义工百科 义工动态 媒体聚焦 义工风采 活动专题 公益新闻
尊老爱幼 弘扬中华美德
2009/7/31 14:17:00 来源:中华经典网 编辑:中华经典网  浏览:7323  【打印

fiogf49gjkf0d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人类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养后人的目的,是为了老有所靠,老有所依,为了安度晚年,不惜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将后人抚养成人,成家立业。反过来,生养死葬,送老归山,也是后辈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责任,其间贯穿着一个上慈下孝的原则。

  尊老,必须讲究一个“孝”字,什么为“孝”?那就是顺者为孝。顺从老人的意愿,满足老人的需要。老人需要什么?需要的是一日三餐,夜晚一宿,要口里吃得耙和(软的),身上穿得热和(暖和),铺上坝(垫)得暖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玩得快活。针对老人,我认为,如果满足了上述条件,基本上就尽到了“孝”字。

  古代的孝子,梦中哭竹生冬笋,王强为母卧寒冰,吴汉杀妻顺母意,金堂逼死王氏妻……这些人青史留名。人类如此,畜类亦如此,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羊长大了不能孝顺爹妈,吃奶跪着吃;乌鸦长大不能尽孝,吃奶也反着头吃。人是高级动物,所以,尊重老人,尽孝,是每一个人必须做到的人子之道。你孝父母儿孝你,这是一种血缘遗传。

  过去有一个老者,膝下有一个儿子,由于娘死的早,这个老汉把儿子当作宝一样捧在手心,千辛万苦把儿子扶养长大,又为他成家立室。当这个老者丧失了劳动能力之后,所养的儿子拒不奉养父亲,老者便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人。一日,老者看见儿子在给孙子喂饭,忽然心生一计,便写了一首诗:今日看见儿喂儿,想起当初我喂儿,有朝一日儿长大,你儿饿死我的儿。老者将诗巴(贴)在儿子的门上,儿子见了,明白了一个道理:屋檐水滴现窝窝(现世报)。害怕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不孝顺他,决心改过,赡养父亲。这个典故说明了:这是一种血缘遗传,一个家庭,要搞好团结,必须树立尊老爱幼的思想,要讲“和”字。其家上策而忍,处世良图耕马读,要学会“仁、义、礼、智、信”五种常识,要晓得(知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

0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 官方邮箱:zhjdorg@163.com 电话:0311-86991907 经典网官方QQ群:129272535官方微信号:zhjdorg2013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