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节俭”这个词表示持家的原则,尤其是指家庭的收支关系。按照我们西方人的观点来理解,节俭表现在三个方面:控制花销,杜绝浪费,用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来调节用度。据此来看,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中国人都是节俭的能手。
中国人的饮食相当简单,这是旅行者对中国最初的印象之一。众多的人口似乎全依赖于几种食物为生,像稻米、各种豆子或豆制品、谷子、青菜和鱼。这些食品,再加上其他一些很少的东西,就是亿万中国人的主要食物,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有特别的事情时,才添一点儿肉。
现在,很多人注意到了,西方世界在想方设法地为贫穷的人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中国平常的年景里,每个成年人花不到两分钱就可以得到足够一天食用的食物;即使在灾荒的年月,成千上万的人甚至每天只靠不到一分半钱也能维持生命。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意味着中国人的烹饪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对于外国人来说,虽然中国人的食物量少、粗糙、乏味甚至倒胃口,但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在饮食方面是一流的烹饪大师。在这一方面上,温格洛夫·库克先生把中国人排在法国人之下,英国人(包括美国人)之上。我们不敢像库克先生那么确定中国人有资格排在哪个国家之下,但他们肯定能排在许多国家之上,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前所述,中国人的食物种类很少,但是,即使从生理学家的角度来看,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对主食的选择非常高明。尽管食物原料非常简单,但制成品却花样不断,品种繁多——他们的烹调技术非常精湛,就算是对中国烹饪术一无所知的人对这一点也是有所耳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