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山西青年报》以智慧、慈爱、勇敢之心,开拓了弘扬正见、净化人心的事业。在《弟子规》的引导下,养正提升,弘扬大道,修理自己,净化人心。 本报《弟子规》专版,开设已近两年时间,吸引着无数秉性纯良的好人,感染了无数迷途知返的浪子;本报中华优秀文化讲师团,在全山西举办讲座近两百场,听众达到数万人。我们倡议青年为父母洗脚,我们提出利他方可自利,我们发现了山西社会无数的至善力量。我们磊磊落落,向读者学习,与祖宗同在,奉人民为母,开纯善之门。 新的一年,《山西青年报》仍将会是您的善友,阅读它,如同您在晨曦的雾露中散步,虽未湿衣,时时有润。
“姐姐,能不能把报纸留下”
大年初四,记者应约到朋友家拜年,刚到门口就被朋友的妹妹拉了进去,朋友的妹妹叫王天玉,在太原市新建路小学上三年级,她们班上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弟子规》。 当记者问王天玉会不会背《弟子规》时,她马上就站在记者面前,认真地背诵起来:“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王天玉告诉记者,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老师就让他们学习《弟子规》,已经有一年多了,现在班上的学生基本都会全篇背诵。 虽然对《弟子规》里的内容,年纪尚小的她还不能完全领会,但这并没有阻碍王天玉学习《弟子规》的热情,每天放学回来,王天玉都会随口给大家背诵《弟子规》。“我自己的妹妹我最有发言权,真的有变化,亮亮(王天玉小名)比以前更听话了。” 朋友对记者说,王天玉比较贪玩,一玩起来就不想做作业了,有时候妈妈喊她去学习,她也会装作没听到,躲在书房继续打游戏,但学了《弟子规》以后,这情况就很少出现了。 刚放寒假的时候,王天玉有了更多的时间玩她的“连连看”游戏,但只要妈妈喊她,即使游戏还没有结束,王天玉也会很快跑到妈妈的身边。姐姐看到王天玉的这个变化也会打趣说妹妹是不是长了兔子耳朵,听得这么清楚,“《弟子规》说的‘父母呼 应勿缓’姐姐你不会不知道吧?”王天玉一脸严肃地说。 当日,记者陪着朋友的妹妹念了一上午的《弟子规》,一遍又一遍。看着记者带去的《山西青年报》的弟子规版面,王天玉趴在记者的耳朵上说:“姐姐,你能不能把报纸留下?”
做人做事的标尺
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六。应运城夏县世纪新娘婚纱摄影名店之邀,本报中华优秀文化讲师团走进摄影室,与20多名工作人员一起学习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摄影名店员工捧着《山西青年报》,纷纷与本报讲师展开互动与探讨。讲座结束,年轻人们全体起立,用热烈的掌声向讲师表示感谢,大家都表示,希望今后能经常读到这份报纸,听到这样的传统文化讲座。 “在这之前,我经常教孩子学《弟子规》,今天我才明白,它不仅是懵懂幼童的读物,更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标尺。从今天开始,我要让我的员工跟我一起学习《弟子规》。”在讲师讲完后,夏县世纪新娘婚纱摄影名店的老板拉着讲师的手,感激地握了一遍又一遍。 “在刚刚进入社会和职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应摄影室负责人以及员工的强烈要求,本报讲师针对年轻员工们的职场和工作观展开了宣讲。刚刚在摄影室实习两个月的河津小伙子张南说:“今天听了这堂课,又从《山西青年报》上学习了一下《弟子规》,我突然觉得,自己在工作上、在做人上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张南告诉记者,自从来到这里,他每天在工作室做接待和化妆的工作,跟陌生人打交道,“以前在面对客户的时候,常常会有抵触感,对挑剔的客人,还会在背后议论人家。今天的这一课,让我学会和理解了宽容、推己及人,我会争取把这种理念应用到工作中。”
孩子健康成长的“导航仪”
对于初为父母的“80后”,回家过年,最多的话题无疑是孩子。 与朋友拉家常时,都能感受到对孩子的溺爱,很多孩子可以在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面前大声说话,而长辈们则言听计从。很长时间的话题里,大家都在探讨现在的独生子女该如何教育的问题,怎么才能培养出一个懂得孝敬老人的孩子。 有个别朋友买了《弟子规》让孩子学习,他们觉得这是一本小孩子读的书,从小学习对孩子有好处。记者告诉朋友,这不仅是一本孩子们读的书,对于成人只要领悟了其中的真谛,都会受用终生。不少朋友表现出不屑,认为一个人的做事风格会随着自己的耳濡目染形成,不是一本书所能左右的。记者没有用华丽的词藻去辩论,而是给他们讲述着山西青年报学习实践《弟子规》后的改变,以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