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承君一诺,必守终生。为了“俺能行”的诺言,祖孙四代人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把守墓接力棒代代相传,63载诚心守护烈士墓园,谱写了一曲忠义守信的赞歌。 这就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刘延宝的故事。 爷爷坚持了20年,父亲坚持了33年,而他也坚持至今。 几年前,刘延宝突患脑血栓,导致右肢瘫痪,并且丧失了语言能力。儿子刘增龙主动承担了守墓责任,继续践行着当年的承诺。 这一场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而且背上了外债。为了还债,刘延宝的妻子赵本芬拖着瘦弱的身体,去建筑工地当一天只有10元收入的小工。 有人出主意:“日子这么难熬,你们一家看烈士墓又看了这么多年,给上头说说,兴许能给点补助。” 刘延宝拼命摇头,嗯嗯啊啊地大声嚷嚷,脸涨得通红。从此,再没有人提这话。 [深度阅读]立下规矩世代守护烈士墓 2009年6月25日中午,济南骄阳似火,气温达到了历史少有的40多摄氏度。往日人来人往的历城区港沟镇神武村的街道上,此时异常冷清。 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时候外出。60岁的刘延宝却又出门了,他拄着拐棍,拖着一条病腿,艰难地挪向村口。 这条路,刘延宝从10岁起就天天走,已走了50年。他要去的地方,闭着眼也能摸了去。 2010年3月5日,几位战士与刘延宝一同为烈士扫墓。(刘晓群 摄) (资料图片来源:济南日报) 那是村南几位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的坟茔。这几座坟茔,从刘延宝的爷爷开始,到刘延宝的儿子,一家四代,已经守护了60年。 墓地不大,7座烈士墓呈扇状依次摆开,正中有一块1.5米高的碑,上书“革命烈士之墓”几个大字。这块碑是1995年刘延宝的父亲刘振顺领着全家人立的。 刘延宝在碑前肃立了一会儿,然后艰难地弯下腰,用还能动弹的左手扶起被风吹倒的墓前的那几株正开得繁盛如锦的花朵。刘延宝挨个墓走了一遭,用脚把墓前的一颗小石子移走,又吃力地探身拔去墓顶刚长出的青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