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党素珍,女,中共党员,1935年8月出生,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杜儿坪矿矿工家属。她于1953年结婚后跟随丈夫来到矿山,当时矿井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后勤服务,她主动为矿工送水,50多年如一日坚持为矿工服务。她设立了“支前服务站”,从缝衣送水,到宣传安全生产,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矿工们亲切地称呼她“党妈妈”。 多年来,她累计获得国家、省、市、厂级200多次荣誉表彰,中央和地方媒体多次对党素珍的事迹进行报道。 咱家的事说到底也是小家的事,坑口服务站的事是大家的事,没有“大家”,哪有咱这个“小家”。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党素珍:半个世纪的坑口情 ——山西省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杜儿坪矿矿工家属党素珍 龙城四月,绿满枝头。在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杜儿坪煤矿一座简朴的居民楼内,满头华发的党素珍凝视窗外,喃喃自语:“俺这病也该快点好才行啊,好些矿工的衣服该缝补。”整整半个世纪,她用一颗慈母般的心呵护着矿上的工人们,被千万矿工亲切地称为“党妈妈”。 爱的奉献,不只为身边的亲情 2007年3月16日,对于党素珍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3年前的这天凌晨,70岁的党素珍像往常一样,手里提着一袋冰糖,往矿区的班车站走,准备为工人们煮冰糖水。突然,她身体一晃,倒在了地上。消息传到坑口,准备下井的矿工们呜咽一片:党妈妈是为咱累病的呀,党妈妈还能回来吗? 1953年盛夏的一天,初建的杜儿坪矿坑口来了一位漂亮的小媳妇,她就是矿工李万义的妻子党素珍。 每天看到丈夫从井下挖煤回家后,连话也顾不上说一句,就先到水缸里舀水喝,党素珍心疼地想:“矿上条件苦,天又热,得送点水去!”第二天,党素珍便提着一壶水,拿着水杯,步行10多里来到井口。在坑口,工人们开着玩笑:“嫂子以后专门给我们送水吧!”“行!”党素珍的一句承诺,竟成了一辈子的事业。 第二天凌晨4点,党素珍挑着一担开水往坑口走,一趟下来肩头磨起了血泡。日子久了,瘦弱的肩头磨起了厚厚的茧子。矿区有了电车,闲不住的党素珍还是在凌晨4点出门,把家属区4个公用厕所清扫干净,5点挑着开水乘坐头趟电车到坑口。 再后来,矿上在坑口附近挖了水井,建起锅炉房,党素珍就从锅炉房取热水送到坑口。杜儿坪矿是年产400万吨的大矿,每天上早班的工人近千人。 冬天,为了让工人们喝上一口热水,党素珍买了3个保温桶,每天准备一桶白糖水、一桶茶水、一桶白开水。 遇到下雪天,她还会在开水中泡上些生姜,为矿工们驱除风寒。炎夏烈日,党素珍就给矿工送上清凉去火的绿豆汤、橘子水。 井下艰苦,工作服常常破损。有的工人衣服扣子掉了、袖口开了、裤子裂了,还将就着穿。矿工下井与石头钢钎打交道,手套也烂得快。党素珍随身带上针线包,矿工从她眼前经过,扣子掉了拉住钉扣子,衣服破了拉住缝几针。 有一次,党素珍和居委会的家属们去矿工单身楼义务服务。一进宿舍,她吃了一惊:床上是黑得发亮的床单和被子、胡乱堆放的脏衣服。她们缝啊、补啊、洗啊,忙乎了一天。打那以后,一有时间她就来到单身楼,为工人们洗洗涮涮、缝缝补补。 在党素珍带动下,杜儿坪矿6个居委会成立了10个服务小组,党素珍当上了小组长。据杜儿坪矿女工部统计:1980年到1990年,党素珍为矿工义务缝补工作服4万件、手套2.37万副,用去扣子630袋、针60包、线36把、布10多米,仅此就为矿工花掉了1万多元。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董事长薛山说:“50年如一日,党素珍如慈母一样对待矿工,在她的心里,矿工比亲人还亲!” 心系安全,为的是大家的幸福 丈夫的安全,往往是矿工妻子心头最大的事情。党素珍和所有矿工的妻子一样,每天一早丈夫出门时,心就悬着,晚上丈夫回家心才能落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