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林秀贞,女,194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村民。从1976年起,开始赡养孤寡老人。31年,林秀贞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资助了14名贫困学生上学,在自家的工厂安排了8名残疾人。 林秀贞先后被评为枣强县、衡水市、河北省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2006年度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十大杰出母亲。 对几个孤寡老人,我心里没愧疚,没遗憾,没后悔。他们在世时想吃什么,想要什么,我都满足了。在他们去世时,我和丈夫都守在身边,在他们去世后,我们每个忌日都给他们上坟。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林秀贞:一诺三十年 ——河北省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村民林秀贞 “咱不能眼看着他们没人管呀!” 林秀贞开始赡养朱书贵、刘秀焕老人,是31年前的事了。 那时村里干旱,家家要起早到井边排队打水,来晚了只能淘点儿泥汤子。林秀贞离朱书贵家20多米远,看到老两口一人提个瓦罐,好不容易淘点儿泥汤水,叮叮咣咣提到家只剩下了半罐,林秀贞十分难过。此后,她每天起五更,先给老人挑满缸,再给自家淘泥汤。做点什么好吃的,就给老两口送些。冬天的一天中午,林秀贞给老两口端去两碗饺子,一进门看见两位老人在吃早上的剩粥,锅边上还结着冰碴子,林秀贞的眼泪不禁掉了下来。 回到家,林秀贞就和丈夫朱金英商量:朱书贵是抗战时期的老党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挨家敲门报告敌情,组织群众躲鬼子。解放后,又当了几十年的好保管,咱不能眼看着他们没人管呀! 第二天,她去找生产队队长刘丙岩。刘丙岩一听就愣了,林秀贞才30岁,刚结婚3年,于是对她说:“照顾老人可不是一天半天,事稠着呢,你可得想好喽。”林秀贞说:“开弓没 有回头箭,你就放心吧!” 从此,两位老人的生活有了笑声和温暖,林秀贞夫妇的家务也平添了许多。 林秀贞的爱心没有止步。5年之后的1981年,村里实行大包干,看到疯傻老人朱书常和五保老人朱金林没了依靠,她又找到生产队长请求:“村里有困难,我是党员,就让我把他们管起来吧。” 刘丙岩当然明白林秀贞的好意,可林秀贞的儿子才7岁,女儿才5岁,照顾朱书贵两口已经够她忙了,就提醒她:“朱书贵两人还是正常人,朱书常可是个傻子啊,再说你看他那个样儿,风一吹就倒,恐怕活不了两三年,朱金林也是疾病缠身,可是一堆麻烦事。” 林秀贞说:“真有那一天,我给他们养老送终。”刘丙岩说:“秀贞啊,真难为你了。” 1988年,老党员朱淑芬的丈夫去世后,成了孤老太太;1996年,北臣赞村孤寡老人张振起小脑萎缩后,瘫痪在床,没人照顾,林秀贞也一一赡养了他们。 “既然挑起了这个担子,就不能半途而废!” 31年来,林秀贞先后照顾朱书贵、刘秀焕8年,照顾朱金林14年,照顾朱淑芬5年,照顾张振起7年,照顾朱书常26年,5位去世的老人大都活到了八九十岁。目前只有朱书常健在,他已经77岁,身子骨依然硬朗。 30多年来,谁也说不清林秀贞为这几位老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花了多少钱,受了多少累。林秀贞始终无怨无悔:“既然挑起了这个担子,就不能半途而废!” 1977年春天,朱书贵家的土坯房山墙塌了半截。为了给老人修房,林秀贞夫妇推着土车子到处捡砖头,推土和泥,垒墙修缮。房子修好了,林秀贞也累倒了。在此后的8年中,每年雨季前,他们都要把老人的房子维修一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