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是坚韧的、顽强的、默然的、任劳任怨的,现实生活中大量琐碎小事,都是女人串联起来的,构成美丽的日常生活珍珠。女人的包容性、亲和力、凝聚力、喜好平静安逸,不喜波澜争斗,都十分利于和谐。中国女性,并没有完全从孔子构造的男性社会阴影里解脱出来,并没有从女性的传统生存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社会的多年惯性,也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女性残留数千年的封建观念,致使当今社会,男人仍处于绝对强势地位。这从性别平等上说,是极不公平的。所谓男主外,女主内,是不公平的。因为露脸风光的不多的外事儿,都是男人的,而没完没了的琐碎内务事儿,都是女人的。两个轨道,主从分明。我希望女人能尽快掌控家庭、单位、社会,而且是平静温和的女人,不是所谓的女强人,铁娘子,假爷们。呼唤和谐,就该呼唤女人。
三、“道”与生态和谐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就可以窥见老子在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在人类有史以来的哲学范畴里,我以为最具整体性、宏观性、本根性的哲学,就当推我国老子的“道”。“道”是大哲学,其本质是“道法自然”,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天、地、人的和谐问题。这也是老子比孔子更为博大的根本原因。孔子尽管是有史以来给中国人性影响最大的人文学者,但我不得不说,他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想让社会有秩序,很规范,为此也制定了很多做人的准则,由此维护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超常稳定,且不说这里面对普通人性的摧残与由于视点的单一造成的思维漏洞,单是单纯看社会,而不是与天地结合起来看,就是明显局限。读过老子和孔子的人,只要简单比较,就会明显发现,孔子痴迷于世俗社会,着眼点主要是人,是社会,而且进去就跳不出来了。而老子则是将天、地、人放到一起,做通盘思考,人与社会,只是他立体统视的其中一个因素。所以,宏观上的天、地、人和谐,应从老子那里吸取营养。而单纯的人与社会层面的和谐,则可以到孔子那里寻找一些营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将赖以生存的天和地置之度外,单纯考虑自己这一伙人的所谓和谐,是自私的和谐,急功近利的和谐,伤天害理的和谐,不上“道”的和谐,一句话,是小和谐。因此,人类发展不能以亏天损地为代价,人类的和谐不能抛开与天地的和谐。
人类的和谐,必须顾及两个大的方面:对内调试自身因素与社会的和谐,对外调试社会与天地的和谐。只有达到天、地、人关系平衡、和平共处的境界,才是天、地、人一性同体的大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