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义工申请 义工快讯 义工百科 义工动态 媒体聚焦 义工风采 活动专题 公益新闻
庄子的自由观
2009/7/20 11:01:00 来源:中华经典网 编辑:中华经典网  浏览:6000  【打印

fiogf49gjkf0d
庄子哲学好似一幅恢宏浩渺的画卷,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无限的宇宙自然界自由翱翔,以“万物齐一”的眼光俯视大地,以此解除人类的"桎梏"、"倒悬",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越。
庄子哲学是境界论的,不是实体论的,庄子的"道"是宇宙生命的标记,不是宇宙实体的概念,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灵在自我超越中所达到的最高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主客、内外合一的,因而才是自由的。所谓自由就是与"道"合一,"与宇宙精神往来"。这种自由的获得,靠生命体验而不是客观认识(对象认识),从心灵的角度而言,是情感论的,不是知识学或知性论的。所谓"天在内,人在外"这种看似反主体论的语言,其实正是提倡生命的情感主体、德性主体,而反对知性(及其欲望)主体,表明庄子哲学以"无我"、"忘我"的心灵境界为人生的真正自由。
自由境界是庄子哲学的最高的价值追求,这种自由是超越的"真情自由",不是今人所说的社会自由、选择自由。情感生命是庄子哲学的内在核心。既不是知识论,也不是意志论,而是情感论,才是庄子哲学的真正特色。
但庄子明明讲"无情",岂不是令人发生困惑?如“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其妻死则“鼓盆而歌”,又与惠施辨“有情”与“无情”,不一而足。这正是庄子哲学的“吊诡”之处,是庄子哲学语言的最大特色。庄子的“无情”上真正的有情而不是无情,正如他所说的“无心”是“真心”一样。用这种“吊诡”式的语言,才能显出他对"世俗之情"的批判精神,也才能显出他所主张的"自然真情"。人们生活在世俗的世界,未免有机巧、是非之心(“成心”),矫饰之情,因此,他常常不是从正面论述何谓“真心”、“真情”,何谓自由,而是以"寓言"和"移情"的方式"明"之("莫若以明"之"明)。大鹏之游、蝴蝶之梦、濠梁之乐、无用大用之辨、天赖人赖之说,真正体现出庄子哲学的精神。
庄子最赞赏的是自然之乐,甚至主张与自然界的动物共处而同游,这其中有深刻寓义。一方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另方面隐涵着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在这里,自由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自由即是自然。自然界不是认识的对象,而是生存的环境;不是决定论的因果必然性,而是一切生命的自由敞开。"鸢戾于天,鱼跃于渊",这是儒家的自由观,海阔天空任鸟飞,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庄子的感受和体验则更加深沉,乐观与悲情是同时存在的。当江湖干涸之时,鱼“相吹(左“口”右“句”)以湿,相濡以沫”,这才是生命的真情,毫无计较之心;人难道不应该如此吗?因此,真正的自由应当是,“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忘”可以解释成忘情,但这是指有我有待之私情。这同“无情”之说是完全一致的。“无情”是从“存在”上说,“忘情”是从修养上说,二者都是实现“无我”之境,“忘我”之境。“忘”是解除"桎梏"的方法,"坐忘"是实现道的境界的方法,"同于大通",就是自由境界。

0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 官方邮箱:zhjdorg@163.com 电话:0311-86991907 经典网官方QQ群:129272535官方微信号:zhjdorg2013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