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义工申请 义工快讯 义工百科 义工动态 媒体聚焦 义工风采 活动专题 公益新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道德素养
2010/10/21 13:37:46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ylb  浏览:14311  【打印

fiogf49gjkf0d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下,中华优秀文化蕴涵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情操境界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

  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人文、凝聚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不断凝结、升华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新力。《易传》有言:“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国民之灵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精神,文以铸之。

  “和谐”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中华文化素以“亲睦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为理想,我们之所以遵循“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根溯源是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协商文化的影响。

  “人本精神、民本思想”是中华文化的主流。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六韬》中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的命题,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董仲舒提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今天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源的。

  “大一统”思想,是儒家倡导的、植根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重要思想观念,已成为世代维护民族生存发展、抵制民族分裂、促进民族繁荣的精神动力。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对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传承与创新。其“服务人民”者,仁也;“崇尚科学”者,智也;“热爱祖国”、“团结互助”者,义也;“诚实守信”者,信也;“遵纪守法”者,礼也。其“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者,则是对“君子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

  以上这些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朽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生动证明。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我们党提出实事求是的路线,提出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方针,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合乎逻辑的推进和发展,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的成果。

  然而,从我们一些学校的教育来看,在追求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日渐式微。不少大学生能阅读英文书籍,却看不懂文言文;满口的西方格言警句,而对东方的古老智慧却知之甚少;校园中追崇影星歌星、大款大腕的随处可见,熟知先贤名人的却不多;一些本科生、博士生的汉字书写实在上不了台面,致力于国学研究的大师更是后继乏人。这一系列现象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语言文化是民族的命脉,如果文化灭了,这个民族就永远不会在世界上找到立足之地。这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0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 官方邮箱:zhjdorg@163.com 电话:0311-86991907 经典网官方QQ群:129272535官方微信号:zhjdorg2013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