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雪域高原之光
个人主页
 
分 享
 
问题交流
 
好 友
 
留言板
   
<<返回列表 | 上一篇 下一篇
建议把农历七月二十四确定为:水利节、江堰节、灵渠节、运河节
发表于:2011/8/22 分类:传统文化论坛 浏览(3980) 评论(0)

 

 

                          建议把农历七月二十四确定为:水利节、都江堰节、江堰节、灵渠节、运河节

 


一、秦国——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广西的灵渠)

(一)四川的都江堰

1、四川历史第一人——司马错将军

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二)陕西的郑国渠

(三)广西的灵渠

二、京杭大运河

三、建议把农历七月二十四确定为“水利节”、“都江堰节”、“江堰节”、“灵渠节”、“运河节”

 


一、秦国——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广西的灵渠)


(一)四川的都江堰


1、四川历史第一人——司马错将军(司马迁的八世祖)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夏阳(今陕西省韩城)人,秦国著名的将军,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在秦国的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的三代秦王时担任秦国的将军。司马错还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八世祖。司马错为最后秦国的统一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巴蜀相攻,秦惠文王欲趁机灭蜀,却因韩攻秦而举棋不定。张仪主张先攻韩,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伐韩将导致诸侯合纵对秦,伐蜀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又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楚。司马错的主张被秦惠文王采纳。秦惠文王命司马错率兵伐蜀。就在这一年,司马错将军率领秦军翻越崇山峻岭,从石牛道(又称金牛道)进入四川,灭蜀,灭巴。巴蜀就纳入秦国的版图。秦国就在巴蜀设立巴郡和蜀郡。司马错将军非常有战略眼光!秦得巴蜀不仅使秦国地广粮增,而且在战略上对楚国形成了半包围之势,而且秦国占据长江上游,对于攻打位于长江下游的楚国就有了战略上的优势。这就为以后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战略基础。后来的秦始皇能够统一中国,司马错将军功不可没!秦始皇能够统一中国,首先应该归功于司马错将军的战略眼光。司马错将军也是四川历史第一人。在四川的历史上,不应该忘记司马错将军。有了司马错将军,才有了四川后来的历史,才有了后来李冰所修建的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如果说司马错将军是四川历史第一人,那么,李冰就是四川历史第二人。司马错将军是一位军事家、战略家,李冰是一名文职官员(任蜀郡太守,相当于四川省省长),李冰同时也是一位天才的、优秀的水利专家和水利工程师。司马错将军、李冰用他们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创造精神,书写了四川开篇历史的不朽的、惊世的、动人的精彩华章!使得四川的历史一开篇就不同凡响、动人心弦!!


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都江堰市(都江堰市原名灌县)西侧的岷江上,距离成都56公里。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相当于四川省省长),李冰决心消除水患,为民造福,于是就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鱼嘴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2)飞沙堰:飞沙堰泄洪道具有泄洪排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工程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作用非常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排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带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3)宝瓶口:宝瓶口起“节制闸”的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在湔山(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灌口山、玉垒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到66万公顷,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如今,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36县(市、区)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都江堰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态智慧。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两千多年来,都江堰这座伟大的水利工程仍然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和治水智慧仍然指导着人们的治水思想。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这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杰作。都江堰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建了一座李冰父子庙,称为二王庙。

    李冰在四川成都平原建成了举世闻名、万代受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此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都江堰的建成,使得以前曾经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的成都平原一跃而成为“天府之国”。可以这样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天府之国”的四川。都江堰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的发展历史,都江堰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历史。李冰建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李冰为四川、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冰不仅是一位天才的、优秀的水利专家和水利工程师,李冰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李冰用他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为中国、为世界奉献了一座伟大的生态工程——都江堰!


(二)陕西的郑国渠

    郑国渠是战国末年时秦国在关中(今陕西关中平原)开凿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的水利工程师郑国主持兴建。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4万顷。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秦王(秦始皇)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在关中平原兴修大型灌溉水渠,约十年后完工。郑国渠建成后,秦国的关中平原就成为富饶的粮仓,这就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广西的灵渠

    灵渠,也称为兴安运河、湘桂运河。灵渠古称为秦凿渠、零渠、陡河。灵渠位于广西桂林东北的兴安县,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广西的灵渠、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并称为“秦国——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灵渠是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大统八年)开凿成功的,距今已有2222年的历史。工程主体包括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陡门等等,设计巧妙,匠心独具,是一条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人工运河。灵渠“通三江、贯五岭”, 连接起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神奇地沟通了南北水路交通运输,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与长城同样重要,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之称。灵渠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原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发兵50万南征百越。秦始皇派出50万秦军兵分五路南下,在进军越城岭的秦军因山路崎岖、粮草不济而无进展。于是,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命令史禄开凿灵渠,用来运送粮食。史禄受命主持开凿灵渠,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大统四年),秦将史禄率十多万秦军和数万百姓在兴安开凿灵渠。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大统八年),终于将灵渠开凿成功。史禄通过精确计算和精心施工终于在兴安成功地开凿出了一条灵渠,奇迹般的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使秦朝的援兵和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推动战事的发展,最终把岭南广大地区正式地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灵渠为秦始皇统一岭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灵渠的开凿修通,秦军的粮食船只可以通过汉江——长江,过洞庭湖,再溯湘江而上,经过灵渠,到达漓江——桂江——西江——珠江。直达番禺(今广州)入南海。往西经珠江上源的左右江和红水河可达云南、贵州边境,由珠江支流东江可达福建,由北江可到湖南南部。灵渠的开凿修通,联结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中国的华南、西南、东南的水运网。灵渠开凿成功后,秦军有了充足的粮饷,进展非常顺利,当年(公元前214年)即统一了岭南。通过灵渠,秦代还由中原往岭南大量移民,加快了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岭南经济的开发,加强了文化的交流。灵渠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桂林也因为灵渠的开凿而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岭南重镇。

    灵渠,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灵渠全长37公里,其中北渠长4公里,南渠长33公里。灵渠设计科学,建筑精巧,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全中国几大水系中,其走向都是北水南流,而湘江水系中却是南水北流。灵渠连接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沟通了中原与岭南的交通,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对南北交通发挥了重要作用。灵渠沟通了长江支流湘江和珠江支流桂江,所以又称湘桂运河。灵渠连接湖南的湘江和广西的漓江,从而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促进了汉民族与岭南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对中国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灵渠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沟通了漓江和湘江,使长江与珠江得以通航。自秦代至民国的两千多年以来,灵渠成了中原和岭南唯一的交通要道。2000多年来,灵渠一直是沟通岭南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灵渠设计之精巧,功能之完善,利民之久远,在人类古代水利工程史上堪称奇迹。灵渠选址科学、设计奇巧、施工精当,是中国古代运河工程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灵渠——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见证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伟大功绩。秦朝的伟大在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政治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不仅如此,而且还以无以伦比的生态智慧改造了自然。灵渠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瑰宝。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刻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灵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灵渠与万里长城一南一北,同为中华瑰宝、世界奇迹。

    灵渠在秦始皇时代开凿成功以后,不仅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灵渠为加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联系、为维护中国的统一与团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桂林,是伴随着灵渠的开凿成功而渐渐兴起的城市。从宋代以后,桂林就成为岭南或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关于灵渠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我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的建议《今年2008年是广西桂林的灵渠建成第2222年、桂林起名第2222年、广州建城第2222年,建议在兴安、桂林、广州三地同时举办纪念活动》。

 

二、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从开始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京杭大运河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

第1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年)开凿邗沟,从江都(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第2期运河: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隋朝时分为四段: (1)永济渠(2)通济渠(3)邗沟(4)江南河。

第3期运河:主要指的是元朝时期。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北京),成为今天的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元朝时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三、建议把农历七月二十四确定为“水利节”、“都江堰节”、“江堰节”、“灵渠节”、“运河节”

    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京杭大运河,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建议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京杭大运河)设立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可以称为“水利节”。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京杭大运河,在这四大水利工程之中,四川的都江堰是建成最早的、而且是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因此,可以把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都江堰的修建者是李冰,传说李冰的生日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按说可把农历六月二十四定为“水利节”,但是,为了各节日总体上的协调性,就把“水利节”设在农历七月二十四。因此,建议把农历七月二十四定为“水利节”。“水利节”也可以称之为“都江堰节”或者“江堰节”,也可以称之为“灵渠节”,也可以称之为“运河节”。因此,建议把农历七月二十四确定为“水利节”。“水利节”也可以称之为“都江堰节”或者“江堰节”,也可以称之为“灵渠节”,也可以称之为“运河节”。

    因此,建议把农历七月二十四确定为“水利节”,或者“都江堰节”或“江堰节”,或者“灵渠节”,或者“运河节”。

 


  2007年11月11日   
细菌战史实宣传志愿者  韩广文

 

<<返回列表 |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
        暂无评论
评 论:  登录 注册
 
   
 
  其它分享  
建议让2012年成为“复兴中华文化伟大运动”的开端之年
建议中秋节放假七天(农历八月十三————八月十九)
农历改称华历、春节改称华年、春节放假20天方案
建议把“补天节”和“华侨节”正式确立为全国的节日
关于促进中华统一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建议把六月十日设立为:革命女侠节、女侠节
农历改称汉历、春节改称华年、春节放假20天方案
建议把农历十二月初一确定为:中国昆剧艺术节
建议把农历正月二十确定为:中国20大国粹节、国粹节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 邮箱:zhjdorg@163.com 咨询电话:0311-86991907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楼B座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