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雪域高原之光
个人主页
 
分 享
 
问题交流
 
好 友
 
留言板
   
<<返回列表 | 上一篇 下一篇
建议中秋节放假七天(农历八月十三————八月十九)
发表于:2011/12/16 分类:传统文化论坛 浏览(7216) 评论(0)

 

 

                 建议中秋节放假七天(农历八月十三————八月十九)

 


一、中华圣人

二、中华贤人

三、建议把农历八月十七确定为“中华圣贤节”或“圣贤节”

四、建议把农历八月十六、八月十七这两天设定为法定节假日

五、建议中秋节放假七天(农历八月十三————八月十九)

六、建议把农历八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确定为“盼望台湾海峡两岸团圆日”

七、中秋节放假七天的好处

 


一、中华圣人

    圣贤,是“圣人”与“贤人”的合称,圣贤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圣人,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严格来说,“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著名的、比较受认可的圣人主要有:

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尧、皋陶、舜、禹、伊尹、傅说、商汤、伯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柳下惠、孔子。

到孔子之后,中国文化中就没有公认的、严格意义上的圣人了。

    我个人认为:嫘祖、仓颉、老子也应该列为圣人之列。嫘祖,是轩辕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丝绸。嫘祖发明了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丝绸,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丝绸,也是人类最美丽的发明。嫘祖作为中华第一夫人,与黄帝并列为“人文初祖”。嫘祖被誉为“人文女祖”。因此,嫘祖也应该列为圣人。仓颉,传说在轩辕黄帝时担任轩辕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因此,仓颉也应列为圣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因此,老子也应当是圣人。因此,综上所述,嫘祖、仓颉、老子也应该列为中华圣人:

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嫘祖、仓颉、颛顼、帝喾、尧、皋陶、舜、禹、伊尹、傅说、商汤、伯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柳下惠、老子、孔子。

    伏羲:伏羲是传说中人类文明始祖,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10000年(1万年)。相传伏羲氏人首蛇(龙)身,说明伏羲氏以蛇(龙)为图腾。因此,中华民族龙图腾的形成源于伏羲。伏羲氏,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创始人。因而,我们中国人也就是羲皇子孙,龙的传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崇高徽号。溯本求源,龙图腾始于伏羲,同时,伏羲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以伏羲时代为标志,中华民族从蒙昧跨入了文明时代。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造书契、制乐器,这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点燃了中华文明之火。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拥有着超人的智慧。伏羲的最大功绩是创立了八卦。伏羲创制的八卦,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参考我在以前提的建议《建议把农历二月初二确定为“伏羲节”》。

    神农:神农氏,即炎帝,三皇之一。神农(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之一。炎帝早于黄帝,炎帝大约比黄帝早2000年。黄帝、炎帝同为中华民族始祖。神农(炎帝)的主要功绩有制耒耜、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兴贸易等,开创了农耕文明,故有“神农”之称,神农(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神农(炎帝)是农业的发明者,医药之祖,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炎帝)是中国的农业鼻祖、中药鼻祖、茶叶鼻祖。请参考我在以前提的建议《建议把农历三月初一、初二、初三设立为“炎黄节”》。

    轩辕黄帝: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是中华文明开创者,是中国国家的缔造者,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有着许多发明创造和制做,如:文字、医学、天文、音乐、历数、宫室、舟车、弓矢、衣裳、服饰、纺织、冠冕、指南车和干支历法,等等。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织纺丝绸,黄帝的大臣仓颉依照黄帝的命令创造了文字。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黄帝为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古史时期的衣食住行、农工百业、典章制度等,均始于黄帝时代,正因如此,后世尊称轩辕黄帝为文明之祖、人文初祖。黄帝以其非凡的才华和智慧,带领中华民族进入了文明时代,黄帝开创了中华文明。相传后世的颛顼、帝喾、尧、舜、禹、商汤、周文王等皆是黄帝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请参考我在以前提的建议《建议把中华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农历三月三)确定为“轩辕节” 》。

    嫘祖:嫘祖,是轩辕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这一伟大的发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而做出发明养蚕缫丝织绸这一伟大贡献的发明家,就是轩辕黄帝的妻子嫘祖。在5000多年以前,自幼聪颖智慧勤劳的嫘祖,为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制衣,使百姓穿上了丝绸帛衣。嫘祖发明了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制衣技术,和黄帝一起开创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嫘祖作为中华第一夫人,与黄帝并列为“人文初祖”。嫘祖被誉为“人文女祖”。嫘祖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世尊为“先蚕”。嫘祖发明的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堪称在“中国四大发明”之前的“中国第一大发明”。丝绸,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丝绸,是人类最美丽的发明。请参考我在以前提的建议《建议把嫘祖的诞辰(农历三月十五)确定为“嫘祖节”,或“丝绸节”、“蚕桑节”》以及《建议把农历八月初八确定为“中国丝绸文化节” 》。

颛顼:远古传说中的帝王,五帝之一,号高阳氏。

帝喾:黄帝的曾孙,姓姬,为上古五帝之一。

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因封于唐,故称“唐尧”。

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史称虞舜。

禹:因治水有功,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相传为夏王朝(中国第一个朝代)的建立者。

商汤:即:成汤。帝喾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商部落首领,灭夏而建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建立者。

周文王(姬昌):周文王是中国商代末年西部诸侯的领袖。传说周文王把上古时期的八卦推演为八八六十四卦,并写出了《周易》。

周武王(姬发),周文王姬昌次子。周朝的建立者,于公元前11世纪灭殷商王朝,建立了西周王朝。

周公: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是儒学先驱,被尊为“元圣”。

孔子: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生把孔子平时对学生说的话合成一本书,叫《论语》 。

 

二、中华贤人

    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颜回、曾参、子思、列子、许行、姜太公、泰伯、仲雍、管仲、鲍叔牙、子产、季札、晏婴、屈原、扁鹊、李冰、鲁班、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赵武灵王、吴王寿梦、孙武、吴起、孙膑、乐毅、田单、廉颇、李牧、王翦、尉缭子、蒙恬、张良、韩信、汉文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张骞、苏武、贾谊、司马迁、许慎、班彪、班固、班超、班昭、张衡、张仲景、张道陵、王充、蔡邕、蔡文姬、刘洪、刘徽、诸葛亮、华佗、曹植、钟繇、嵇康、阮籍、陆机、常璩、祖逖、刘琨、陶弘景、何承天、王羲之、陶渊明、顾恺之、祖冲之、祖暅、祖皓、谢灵运、谢眺、鲍照、范缜、刘勰、萧统、沈约、范晔、贾思勰、陈霸先、冼夫人、隋文帝、高颎、韩擒虎、唐太宗李世民、李靖、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颜杲卿、僧一行(张遂)、张巡、许远、郭子仪、姚崇、宋璟、陈子昂、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张九龄、王维、孟浩然、李商隐、杜牧、刘禹锡、骆宾王、孙思邈、张旭、怀素、韩愈、柳宗元、吴道子、陆羽、玄奘、张议潮、柳公权、郭威、柴荣、李昪、董源、范仲淹、周敦颐、欧阳修、曾巩、司马光、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李清照、柳永、黄庭坚、米芾、蔡襄、包拯、沈括、苏颂、毕昇、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岳飞、辛弃疾、韩世忠、梁红玉、陆游、杨万里、虞允文、陆九渊、杨辉、姜夔、宋慈、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谢枋得、郭守敬、王祯、黄道婆、陶宗仪、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郑光祖、赵孟頫、黄公望、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刘基、宋濂、解缙、郑和、于谦、况钟、王守仁、戚继光、俞大猷、瓦氏夫人、汤显祖、朱载堉、徐光启、宋应星、宋應昇、李时珍、程大位、徐霞客、魏良辅、董其昌、唐伯虎、朱权、顾宪成、邹元标、赵南星、朱耷(八大山人)、黄道周、郑成功、秦良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方以智


    为避免篇幅太长,在上面所列的中国历史上的贤人中,只对部分贤人进行介绍:


老子:中国古代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道家学派的始祖,老子著有《道德经》。

墨子:姓墨,名翟,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有《墨子》一书传世。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山东邹城人。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荀子: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韩非、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中国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韩国(今河南新郑)人。韩国贵族。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上内容请参考我在以前提的建议《建议在我国的一些城市中建设“诸子百家公园”》。

泰伯,商末歧山(在今陕西)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长子。为避位,泰伯、仲雍兄弟俩逃到了长江下游的江苏无锡、苏州一带,建立吴国。泰伯、仲雍分别是吴国的第一位、第二位国君。

仲雍,商末周族(在今陕西)领袖古公亶父(后称周太王)之次子。为避位,泰伯、仲雍兄弟俩逃到了长江下游的江苏无锡、常熟、苏州一带,建立吴国。

季札(生卒年不详),春秋时吴国人。吴王寿梦第四子。因封于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被称为“延陵季子”。季札非常贤明,多次辞让吴王之位。司马迁赞美季札是一位“见微而知清浊”的仁德之人。贤人季札的谦恭礼让、非凡气宇和远见卓识,一直在中国历史的长空中闪耀。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经好朋友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丞相),辅佐齐桓公,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鲍叔牙:鲍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官至宰相,以知人著称。鲍叔牙自青年时与管仲结交为朋友,鲍叔牙非常了解管仲,认为管仲是一个难得的贤才。鲍叔牙遂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佐齐桓公而成霸业。管仲、鲍叔牙多年友善,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终如一地礼让、尊重、信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成语“鲍叔遗风”、“管鲍之交”,便是源于他们二人的友谊故事。故后世言人之相知,必称“管鲍”。管仲曾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管仲、鲍叔牙之间真诚的友谊,两千多年以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佳话和千古美谈。“管鲍之交”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

晏婴(前578年—前500年),又称晏平仲、晏子,齐国人。春秋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晏婴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

子产,又称为公孙侨、郑子产。郑国贵族,与孔子同时。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郑国为相数十年,他仁厚慈爱、轻财重德、爱民重民,执政期间在政治上颇多建树(铸“刑书”等)。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自称颛顼的后裔。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后),字子长,今陕西省韩城市人,中国伟大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史记》又称《太史公记》或《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华始祖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记述了中华3000多年的历史。我们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其中前3000多年的历史就是由司马迁记录下来的,司马迁开创了中国历史记载的先河。司马迁开创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事业,为中国的文化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历史的先河。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关于司马迁,请参考我在以前提的建议《建议在陕西省韩城市修建“司马迁文化广场”》。世界上有许多文明消失了,而唯有中国的文明、中国的历史流传延续下来,没有中断,这与司马迁的伟大功绩是分不开的。在保存中国的历史、文化、文明等方面,司马迁功不可没,居功甚伟。《史记》不仅是千古不朽的伟大历史著作,也是万古流芳的伟大文学作品。司马迁的《史记》和他的伟大思想影响了以后2000多年中国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司马迁的伟大思想和伟大功绩,象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鲁迅先生对司马迁的伟大著作《史记》评价非常的高。司马迁是伟大的,司马迁是不朽的,司马迁是永恒的。司马迁独行千古,司马迁,以巨大的勇气,超人的胆识,伟大的思想,深邃的眼光,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华,为中华民族奉献出了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化英雄!

    许慎(约58一约147),字叔重,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精文字训诂。著有《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说解文字原始形体结构及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对后世影响极大。

    张衡(78—139),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量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候风地动仪)。

    陆机(261—303),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陆机的书法作品《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祖籍河北范阳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在数学方面,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即3.1415926<π<3.1415927。这个圆周率值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就,祖冲之的这个结果,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祖冲之还确定了两个分数形式的圆周率值,约率π22/7(≈3.14),密率π355/113(≈3.1415929),密率为祖冲之首创,直到16世纪才被德国数学家奥托(1550~1605)和荷兰工程师安托尼兹(1543~1620)重新得到。在西方数学史上,这个圆周率值常被称为安托尼兹率。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除了圆周率的计算以外,另一重要贡献就是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创立了求球体体积的正确公式:球体积4/3π×(半径)立方。这也是在刘徽工作的基础上,祖冲之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共同研究而取得的。在研究过程中,祖氏父子应变用了“等高处截面积相等的两个立体,其体积必相等”的公理。这一公理在欧洲直到17世纪才被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1598~1647)重新提出,这一原理,在西方被称为卡瓦列里原理,但这是在中国的祖冲之、祖暅父子发现了以后的一千多年以后才由卡瓦列里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中国现在一般称为“祖暅原理”。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对于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也有所研究。所著《缀术》一书,是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曾被唐代国子监和朝鲜、日本用做算学课本,可惜由于内容太高深,被学官废置而亡失。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把19年七闰法改为391年144闰,从而使历法更精密。关于祖冲之更详细的介绍,请参考我在以前提出过的两个建议《建议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建造“祖冲之公园”》,以及《建议把公历7月22日设定为“圆周率节”,也叫“π节”》。

    冼夫人(512—602),又称“冼太夫人”,又称“岭南圣母”,为岭南地区南越族杰出的女领袖和军事家。冼夫人是伟大的巾帼英雄。冼夫人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冼夫人的见识、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冼夫人的功绩是非常伟大的。冼夫人不仅为岭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冼夫人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冼夫人不仅是黎族、壮族、汉族的伟大英雄,冼夫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关于“岭南圣母”、“岭南巾帼英雄”冼夫人,请参考我在以前提的建议《纪念“中华巾帼英雄”、“岭南圣母”冼夫人诞辰1500周年》以及《建议把农历九月十五设立为“圣母节”或者“冼夫人节”》。

    李靖(公元571年—649年),中国唐朝著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是唐朝初期的著名将领,其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少时研读孙吴兵法。为唐军统帅,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平定了割据江南的梁萧铣。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三千精骑直捣漠北,攻灭东突厥。贞观八年(634年),李靖挂帅西征吐谷浑,贞观九年,李靖在积石山大败吐谷浑,吐谷浑灭,西北遂平。李靖为李渊、李世民父子统一全国、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李靖被封为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存者仅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李卫公兵法》两部兵法著作。

    戚继光(1528—1588),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祖籍河南卫辉,后迁至安徽定远,再迁至山东登州(蓬莱)。出生于山东济宁。出身将门,自幼喜读兵书,勤奋习武,立志效国。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自明初以来,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倭寇杀烧掠抢强奸妇女无恶不做,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一带的百姓深受其害。江浙一带民众被杀者达数十万人,严重破坏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威胁中国东南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戚继光到浙江义乌招募农民、矿工4000名,按年龄和身材配发不同兵器,进行编组训练。他以“岳家军”为榜样,教育士兵严守纪律,勇猛杀敌,爱护百姓,终于训炼成一支纪律严明的“戚家军”。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大破倭寇,经过十多年的浴血奋战,平定了倭寇,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保障了中国东南沿海百姓的安全。后镇守北方。戚继光著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两部军事著作。戚继光不但是一位抗倭名将、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诗人。戚继光十分痛恨倭寇的暴行,十六岁时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意思是说,做官并不是他的愿望,他的愿望是祖国海疆的平静。

    张九龄(678—740),唐代杰出的政治家、诗人,唐代著名的贤相。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贤相、名相, 张九龄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唐朝“开元之治”(“开元盛世”)作出了积极贡献。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政治家、名相。张九龄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张九龄诗歌成就很高,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张九龄的诗《感遇》、《望月怀远》等成为千古传颂之诗。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张九龄病逝于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

    以下的一部分内容请参考我在以前提的建议《建议把农历十月十五确定为“科学节”,或“科圣节”》。

    僧一行(673—727),本名张遂,中国唐代著名的、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唐朝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法号为“一行”,故人称“僧一行”。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中国北宋时代伟大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梦溪笔谈》的内容极为丰富,内容涉及到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图、地质、气象、农业、水利、建筑、冶金、医学、医药、史学、考古、文学、音乐、艺术、人事、军事、法律、财政、经济等等诸多领域,《梦溪笔谈》是世界科技史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关于沈括更为详细的介绍,请参考我在以前提出的建议《建议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建造“沈括公园”或“梦溪公园”》。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今河北邢台人。中国元代伟大的天文学家、水利专家、数学家、天文仪器仪表制造专家。中国元代杰出的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在大量与多年天文观测的基础上,制订出了一部准确精密的新历法《授时历》。《授时历》的精确度非常高。关于郭守敬更加详细的介绍,请参考我在以前提出的建议《建议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建造“郭守敬公园”》。

    黄道婆(1245—1306),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东湾村)人。我国元代杰出的棉纺织革新家。少时流落崖州(海南三亚),向当地黎族妇女学习特有的纺织、印染等技术。回到故乡松江(上海)后,改造弹、纺、织工具,传授错纱、配色、综线、挚花等方法,对我国棉纺织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载堉(1536—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九峰山人,河南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人,中国明代伟大的音律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朱载堉在音乐,数学、天文、历法、美术、舞蹈、哲学等方面都有惊人的建树,朱载堉最杰出的成就是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关于朱载堉,我在以前提出的建议《建议把农历十月初十确定为“中国十大发明节”,或“发明节”》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请参考。

    徐光启(1562—1633),中国明末伟大科学家,数学家、农学家、天文学家、历法学家,政治家,兵器制造学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字子先,号玄扈。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徐汇区)人。徐光启生于明世宗嘉靖41年(1562年),万历32年(1604年)进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兵机、屯田、水利等。从意大利人利玛窦学习西方数学、天文、水利、地理、火器等“有用之实学”。曾上疏陈垦田、水利、救荒、盐法等拯时急务。徐光启学识非常渊博,治学范围包括数学、天文、历法、地理、水利、火器制造等许多方面。明思宗崇祯六年(1633年),徐光启逝世于北京。赠少保,谥号“文定”,因此徐光启也被称为“文定公”。徐光启逝世时,崇祯皇帝“辍朝一日”,以示哀悼,灵柩运回上海安葬。安葬地以后也就是他的家族世代汇居地,开始称为“徐家汇”。徐光启的墓地就在今天的上海的徐家汇的光启公园。徐光启著作有《农政全书》、《崇祯历书》,翻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著有《徐光启文定公集》。关于徐光启的详细介绍,请参考我曾提出的建议《建议对世界现行公历(阳历)进行改革的三个方案》。

    以下内容请参考我在以前提的建议《建议在江西省南昌市建造“江西古今英贤蜡像馆”》、《建议在江西省中部建造一座南昌的卫星城市:红州市》。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来南昌参加盛大的重阳宴会,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成为千古绝唱。南昌滕王阁因而驰名中外。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号称“初唐四杰”。

    文天祥(1236—1283),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著名诗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过零丁洋》、《正气歌》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姜夔(1155~1221),饶州波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的音乐家和词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又称朱文公。被尊称为朱子。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一生力主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欧阳修(1007—1072),江西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不仅是文学家,欧阳修还是历史学家(这方面鲜为人知),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王安石(1021—1086),抚州临川人(现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黄庭坚(1045—1105),洪州(南昌)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创始人。

    曾巩(1019—1083),字子固,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号五柳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有《陶渊明集》,写《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陆九渊(1139-1192),抚州金溪(今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号象山,字子静。陆九渊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时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晚年定居在江西九江的庐山莲花峰下,北宋思想家、哲学家、儒家学者,我国理学的开山之祖。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谥号元,世称周元公,学者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一生主要在江西做官,曾任分宁(今修水)主簿、南昌县令、虔州(今赣州)通判、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等。他为官清正、尽心竭力、深得民心。他的人品学识,受到当时与后世人们的普遍尊崇,如黄庭坚说:“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他一生两次来九江任职,并终老于九江。也是对九江影响很大的历史名人。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他的哲学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他继承了孔、孟、董仲舒、韩愈的儒家正统思想,并吸取了佛道思想的主要内容,融化贯通,开创了宋代理学,后经过他的弟子程颢、程颐等的继承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后又经朱熹的发扬光大,终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哲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周敦颐又是一位教育家,他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院,在此讲学和研究。濂溪书院对于培育人才,传播文化起了一定的作用。周敦颐又是一位文学家。他是宋代理学诗派的开风气者,诗文作品反映了这位理学大师的政治思想、人格追求和审美情趣。风格雅正明洁、古朴平易。著名的作品有《爱莲说》。周敦颐的《爱莲说》也成为千古传诵的名作。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周树人)、中华民族伟大英雄周恩来都是周敦颐的后代。

    谢枋得(1226~1289),南宋文学家。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字君直,号叠山。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诗人,他的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

    董源(?—约962年),中国五代时南唐画家。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书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况钟(1383—1442),靖安(今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人,明代著名廉官。永乐四年(1406年)为靖安县吏。明宣宗宣德五年(1425),况钟被举荐任苏州知府。上任后况钟惩奸吏、裁冗员、减重赋、废苛捐、平冤狱。深受百姓爱戴。治苏任满,苏州万余人联名乞求况钟连任。英宗准奏,以正三品留任苏州。正统五年(1440年),任职期满回京,临行前写诗与苏州百姓话别。况钟为官廉正,卒于苏州任上。归葬时,十里长堤站满哭祭人群。1956年,昆剧《十五贯》上演,经毛主席、周总理推荐观看,况钟廉官之名响誉全国。 

    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省吉水县人,明代著名大才子。他才思敏捷,十九岁中进士,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器重。明成祖朱棣当皇帝后的永乐元年,任翰林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永乐六年正式完成。《永乐大典》全书共2293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永乐大典》收录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8000多种古书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当时规定:所收集录入的古书典籍,不准删改,必须照原著整部、整篇、整段地编入,因此《永乐大典》保存了我国宋元以前大量的珍贵文献典籍。明代以前许多失传的书籍都赖《永乐大典》而得以保存。《永乐大典》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永乐大典》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而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早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比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三百余年。

    邹元标(1551—1624),明代学者、教育家,江西省吉水县人。东林党首领、忠臣。万历进士。曾讲学白鹿洞书院及岳麓书院,邹元标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

    汤显祖(1550—1616年),中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字义仍,号若士、海若,别号玉茗堂主人。汤显祖的戏剧著作有《紫箫记》(后改为《紫钗记》)、《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这四部戏剧共称为“临川四梦”。中国的汤显祖(1550—1616)和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1564—1616)是同一时代的人,汤显祖比莎士比亚大14岁,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伟大的戏剧家都是在同一年(1616年)逝世的。汤显祖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东方的莎士比亚”。关于汤显祖,我在建议《建议在我国的某些城市建造“《牡丹亭》公园”》以及《建议把农历十二月初四设定为“中国《牡丹亭》文化节”》中有详细的介绍,请参考。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人,中国明末伟大的科学家。著有伟大的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关于宋应星,我在这两个建议《建议对世界现行公历(阳历)进行改革的三个方案》、《建议把农历十月十六确定为:科技节、天工节、天工开物节》中已有详细的介绍,请参考。

魏良辅(1489—1566),南昌府新建县(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人,明代杰出的戏曲音乐家。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昆曲鼻祖”。

朱权(1378—1448),明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古琴家。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初封大宁,称宁王。明成祖当皇帝后改封江西南昌,此后,宁王世代居江西南昌。朱权被称“宁献王”。

朱耷(1626—1705),本名朱由桵,字雪个、号个山、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朱元璋第十七子、江西南昌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代后裔。明亡后长期隐居在南昌青云谱道院当道士。著名的书画家。

    以下的一部分内容请参考我在以前提的建议《建议把农历十一月十一确定为“中国书法节”,简称为“书法节” 》。

    钟繇(151一230),字元常,三国时魏国大臣、书法家。颖川长社(属今河南长葛)人。工书法,宗曹熹、蔡邕、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与东晋的王羲之并称“钟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流传千古,天下闻名。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陆机的书法作品《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

欧阳询(557~641),唐代书法家,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擅楷书、行书、隶书等体,其书结体紧结,方正浑穆,气度森严,用笔凝重沉着,于雍容大度中透出险劲之趣。

    虞世南(558—638),隋唐两代时的大书法家,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他不但书法冠绝一时,而且为人正直,性情刚烈,他议论持正,敢于进谏,唐太宗为此赞叹道:“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并称赞他有“五绝”:“一曰博学,二曰德行,三曰书翰,四曰词藻,五曰忠直。有一于此,足谓名臣,而世南兼之。”虞世南是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的书法圆融遒逸,风神萧散,自开面貌,秀丽中含筋骨。偏工行草,晚年正楷可与王羲之相先后。传书之作有《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晗仁寺碑》、《论道帖》等。

    褚遂良(596—659),唐代大书法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其书初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

    颜真卿(709—785),唐代大臣、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开元间中进士。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安史之乱时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唐德宗时,李希烈叛乱,颜真卿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竟被叛贼李希烈杀害,终年77岁。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他的书法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人称“颜体”。 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他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柳公权(778—865),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其书法遒媚劲健,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称誉。

    张旭(生卒年不详),唐吴郡(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称他为“草圣”。

    怀素(725~785),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以“狂草”名世,称“草圣”。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怀素草书,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宋代有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多才多艺,儒家经典、诗、词、歌、赋、古文、市民文学、文学理论、书法、绘画、绘画理论、棋、宗教、美食、工程建筑无一不精。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黄庭坚(1045—1105),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其书法擅长行书、草书。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字元章,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今福建仙游)人。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北宋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元代最著名的画家,也是最卓著的书法家,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是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陶宗仪(1329~1417),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以耕种谋生,闲则坐树荫下,与来往行人谈古今天下事,有所得,记在树叶上,藏于瓮中,埋于树根下。十余年后,积十数瓮,取出整理,辑成30卷,题名《南村辍耕录》。《辍耕录》记元代宗室世系、氏族、典章、掌故、诗词、戏曲外,还记述钱币、碑志、法帖、铜器、古墨、古琴以及裱拓、髹漆等,如“裱背十三科”、“书画褾轴”、“粘接纸缝法”、“髹器”诸条,乃古代文物修复技艺之记载。他终身勤于著作,有《淳化帖考》、《印章考》、《兰亭帖目》等。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词人。始终坚持抗金,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诗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范仲淹(989-1052),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著有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宋代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韩世忠(1089~1151年),字良臣,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陕西延安人。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死后被拜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时,又追封蕲王,谥号忠武,配飨高宗庙廷。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作家、军事家。长期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苏颂(1020年-1101年),北宋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字子容,汉族,福建泉州南安人。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阳(今福建南平)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

王祯(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中国元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元元贞元年(1295年)至大德四年(1300年)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王祯在大德二年(1298年)制造3万余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100部。大约在元成宗大德四年著成《王祯农书》。《农书》末并附撰《造活字印书法》,记述其木活字版印刷术。王祯博学多识,才华横溢,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农学家,而且是一位精巧的机械设计制造家和印刷技术的革新家。王祯在机械设计上颇有造诣。他设计和绘制了大量比较复杂的农业机具图,并对一些早已失传的机械,多方征求研究,使其复原,有的还进行了改造。如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炼铁用的“水排”鼓风技术,到元代时已经失传,王祯经过长期反复研究,终于搞清了“水排”的构造原理,并绘制成图,载入“农器图谱”中。在复原过程中,他还把原来用皮橐鼓凤,改为类似风箱的木扇鼓风。这既节省了费用,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冶炼技术。这项复制和改革在我国古代冶铁史上有重大意义。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革新,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北宋时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但这项发明直到元代尚未得到推广,当时仍在大量使用雕板印刷术。这种方法不但费工费时,而且所刻雕板一旦印刷完毕大多废弃无用。王祯为了使他的农书早日出版,便在毕昇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进行木活字印刷的试验研究,终于取得成功。这一方法既节省人力和时间,又可提高印刷效率。王祯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法。他发现木活字在拣字过程中,几万个木活字一字排开,人们穿梭来往很不方便,于是他就设计制造了转轮排字盘,从而为提高拣字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创造了条件。

程大位(1533—1606年)是明代著名数学家、珠算大师。字汝思,号宾渠,安徽省休宁县率口(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前园村)人,程大位是著名的数学家、珠算家。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程大位写成了数学巨著《算法统宗》,这也是一部珠算巨著。《算法统宗》集明代以前珠算之大成,将数学从筹码记数发展为珠算计数,完善了中国珠算口诀,被推崇为中国“珠算鼻祖”。

瓦氏夫人(1496—1555),壮族,明代著名的抗倭女英雄。原名岑花,归顺直隶州(广西靖西县)土官岑璋的女儿,嫁田州(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后,改称为“瓦氏”。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朝廷征调广西“壮兵”前往江浙沿海抗击倭寇,年近花甲(58岁高龄)的瓦氏夫人不顾自己年迈体弱,毅然请命出征,被授予“女官参将总兵”。瓦氏夫人率广西田州、归顺州、南丹州、那地州、东兰州等数州组建的军队6800余人,奔赴东南沿海剿倭。壮族士兵气高昂,临行誓师,瓦氏慷慨地说:“是行也,誓不与贼俱生!”表示其坚决抗倭、保卫祖国的决心。瓦氏带兵经过几千里的跋涉,来到抗倭前线。瓦氏夫人率领广西壮兵冲入倭寇阵中,奋勇拼杀,大破倭寇,共历“三战三胜”,沉重地打击了倭寇。瓦氏夫人率领的广西壮兵令倭寇闻风丧胆。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瓦氏夫人率广西壮兵回师广西田州后,不久病逝,终年59岁。

黄宗羲(1610—1695),明末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经学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又称黄梨洲。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五大师”,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顾炎武(1613—1682),明末伟大的思想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后改名炎武,尊称为亭林先生。明末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王夫之(1619—1692),又称王船山,湖南衡阳人。明末伟大的思想家,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明末伟大的思想家、画家、哲学家、科学家。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为复社成员,有“明季四公子”之称。明亡后,为僧,法名弘智,发愤著述致力于思想救世的同时,秘密组织复明活动。方以智酷爱自然科学知识,好究物理,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方以智一生著述很多,计有一百余种。其中最为流行的是方以智写著的《通雅》和《物理小识》。

 

三、建议把农历八月十七确定为“中华圣贤节”或“圣贤节”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大地上诞生了许多圣人贤人、仁人贤士,中华圣贤们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为纪念中华圣贤,我在以前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把农历八月十六确定为“圣贤节”》。现在,把这个建议做两方面的改动:一是增加圣贤的人数;二是将“圣贤节”的日期延后一天,即:将“圣贤节”的日期改到农历八月十七,因此,这个建议就成为:《建议把农历八月十七设立为“中华圣贤节”或“圣贤节”》。

 

四、建议把农历八月十六、八月十七这两天也设定为法定节假日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六————中秋节翌日

农历八月十七————中华圣贤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由于中秋节(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圆最亮的一天,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美好,因此,几千年以前的中国人就把中秋节(八月十五)赋予了“团圆”的内涵,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节就成为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家人团聚、亲人团圆、共同赏月就成为中秋节的核心主题。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共有两个具有“团圆”内涵的节日:春节、中秋节。春节时间长,春节是“大团圆”,中秋节是“小团圆”。中秋节时间短,只有一天的法定假日,对于在异乡打工的农民兄弟来说,根本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团圆。如果,能够把农历八月十七确定为“中华圣贤节”,并且把“中华圣贤节”(农历八月十七)确定为法定假日,那么,中秋节、中秋节翌日、中华圣贤节就有了连续三天的法定假日,挪两个双休日就可以形成一个七天的大长假,这样,就可以满足在异乡打工的农民兄弟回家与家人团聚、团圆、赏月的愿望。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八月十五、八月十六这两天的月亮都是圆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也基本上是圆的,因此,在中秋节、中秋节翌日、中华圣贤节这三天,都可以进行观月赏月。如果中秋节(八月十五)这天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赏月,可以在第二天(中秋节翌日)或者第三天(中华圣贤节)这天补上。这就多了两天的赏月的机会。因此,建议把农历八月十六(中秋节翌日)以及农历八月十七(中华圣贤节)都设立为法定节假日。

 

五、建议中秋节放假七天(农历八月十三————八月十九)

    如果把农历八月十六(中秋节翌日)以及农历八月十七(中华圣贤节)都设立为法定节假日,那么,中秋节就形成了三天连续的法定节假日: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六————中秋节翌日

农历八月十七————中华圣贤节

    三天的法定节假日,再挪两个双休日,就形成了七天的长假(为了让在外地的人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赶回家,建议把第一个双休日挪到农历八月十三、八月十四):

农历八月十三(挪周六)

农历八月十四(挪周日)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六————中秋节翌日

农历八月十七————中华圣贤节

农历八月十八(挪周六)

农历八月十九(挪周日)

    这样,从农历八月十三,到农历八月十九,共有七天的假期,就形成了一个连续七天的中秋节长假,称之为“中秋节黄金周”。

 

六、建议把农历八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确定为“盼望台湾海峡两岸团圆日”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渴望团聚、团圆的强烈情感。中秋节是万家团圆、赏月的佳节,可是,在台湾海峡两岸的同胞却不能团圆,这是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心中的痛。因此,为了表达台湾海峡两岸的同胞渴望团圆与统一的强烈愿望,建议把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六(中秋节翌日)、八月十七(中华圣贤节)这三天设定为“盼望台湾海峡两岸团圆日”。这样,可以表达台湾海峡两岸的同胞渴望团圆与统一的强烈愿望,以促进两岸的统一。

 

七、中秋节放假七天的好处

1、可以追思、追忆、崇仰、缅怀、学习中华圣贤,弘扬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2、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放七天长假,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和中华文化

3、中秋节放七天长假,可以使人们有非常充足的时间回家、团聚、团圆、赏月、探亲、旅游

4、把农历八月十七设立为“中华圣贤节”或“圣贤节”,并且,把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六(中秋节翌日)、八月十七(中华圣贤节)这三天设定为法定节假日,使得中秋节成为七天长假,这样,在设立节日、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大陆对台湾就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就可以促进台湾海峡两岸早日实现统一。

 


细菌战史实宣传志愿者  韩广文
  农历辛卯年八月十五

 

<<返回列表 |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
        暂无评论
评 论:  登录 注册
 
   
 
  其它分享  
建议让2012年成为“复兴中华文化伟大运动”的开端之年
农历改称华历、春节改称华年、春节放假20天方案
建议把“补天节”和“华侨节”正式确立为全国的节日
关于促进中华统一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建议把六月十日设立为:革命女侠节、女侠节
农历改称汉历、春节改称华年、春节放假20天方案
建议把农历七月二十四确定为:水利节、江堰节、灵渠节、运河节
建议把农历十二月初一确定为:中国昆剧艺术节
建议把农历正月二十确定为:中国20大国粹节、国粹节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 邮箱:zhjdorg@163.com 咨询电话:0311-86991907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楼B座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