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悦读 | 家书里的家风
2025/2/18 9:18:06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我要评论 【打印

  1975年冬,在湖北云梦西郊睡虎地4号秦墓的考古工地上,惊现两枚木牍。考古人员发现:与此地出土的大量记载秦代法律事务的竹简不同,这两枚写满文字的木牍竟然是两封书信,是名叫黑夫和惊的两兄弟写给哥哥衷的家书。家书从数百公里外的淮阳送到他们的家乡云梦,哥哥收到并被陪葬在墓中。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家书实物,距今已经2000多年。木牍正反面用秦隶书写的527个文字,展现了一个亲情浓郁的大家庭的画面:黑夫和惊正在前线随军征战,他们给在家乡的哥哥写信,希望家里送些钱和夏天的衣服过来,以解燃眉之急。信中最多的就是问候之语,问候母亲、问候大哥、问候姑姑、问候姐姐、问候妻子、问候邻居……其中所表达的母子情、兄弟情、夫妻情、邻里情等思亲念家之情与今人无异,真挚浓烈,虽经历2000余年岁月磨洗,仍鲜活如初,令人动容。

  家书是家人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也是守护亲情的纽带、行使家教和传承家风的载体。秦汉以来,承黑夫、惊家书之余温,中国家书文化历经简牍、绢帛、纸张等不同载体的变迁,绵延不绝,蔚为大观。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家书《训俭示康》,广泛传诵。家书长达1000余字,阐述了俭朴持家的道理。司马光强调,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他劝诫儿子不仅自己要牢记俭素家风,而且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在司马光的教导下,司马康在事业上也很成功,20岁中进士。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司马康为其检阅文字,后历任山南东道节度判官公事、秘书省正字、校书郎、修神宗实录检讨官等。

  晚清《曾国藩家书》的核心内容是教导子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传承家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九月廿九日夜,曾国藩给年仅8岁的次子曾纪鸿写信,告诫他: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曾纪鸿谨遵父教,勤俭好学,成为有名的数学家。坚守寒素家风,是曾国藩家教成功的原因之一。在曾国藩家教思想的影响下,其子孙后代能人辈出。

  近代文化巨擘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书中,几乎看不到古人那种家训式的教导之语,随处可见的是推心置腹的交流和娓娓道来的讲述。他希望孩子们成为融合中国传统道德和西方道德的新民,既注重内心修养、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又崇尚科学民主、平等自由。在梁启超的教育理念熏陶下,他的9个子女都学有所成,有3位当选院士。

  老一辈革命家滕代远,家教严格,家风清廉,从不让孩子们以干部子弟自居,更不许搞特殊化。196832日,他给在酒泉当兵的儿子滕久耕写信说:要好好准备吃大苦,耐大劳,夜间演习,紧急集合,长途行军……养成战斗作风。滕代远的几个孩子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滕久耕更是被评为雷锋式的好干部

  今年97岁的谢慕兰老人是武汉的一名退休干部,多年来喜欢读古代名人家书,也喜欢给家人写信。1999年,她的4个女儿整理编印了母亲珍藏的近2000封家书,做成了一套装帧精美、35本、170余万字的《慕兰家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母亲。谢慕兰老人是幸福的,她付出了爱也得到了回报——夫妻恩爱,女儿成才,孝敬父母,家庭和睦。2021年,她的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2022年,再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从2000多年前的普通士兵到古代文人士大夫,从近代学者到老一辈革命家,再到普通人,家书承载了以为核心的多重功能。不论何时何地、何种身份,家书从来不是单一的通信工具和教育文本,而是一部综合性的家庭文化百科全书。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的负责人,笔者专职从事家书收集与研究20年,认为家书的时代价值突出体现在家庭文化的建设中。家书既有传信达情的使命,也有家庭教育的职能,更具深度交流沟通的优势,同时又是家国情怀的载体。

  鸿雁传家讯,尺素寄深情。博览古今家书,穿行于家庭家教家风的文化长廊中,沐浴在血脉相连、相亲相爱的纯洁亲情里,感受尊老爱幼、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爱等中华传统美德,我们的内心会受到洗礼。网络时代,如何把家书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课题。

  ( 0 ) ( 0 )  

  相关阅读:
· 儒见 | 喻立平:儒家仁爱观及其时代价值
· 五湖四海学子至 青春逐梦正当时 ——瑞林书院2025年春季开学报到纪实
· 悦读 | 家书里的家风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性特征的形成与传播
· 探索新路径 展现新气象 让中华文化符号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璀璨
· 从春节文化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48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