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白鹿洞书院诚邀北京师范大学金滢坤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雷艳红教授讲学,本次讲座的主题有:
《唐代家教中的“自省”教育——以《武王家教》“十狂”为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金滢坤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以知识?从人性判断、人性认知到人性认知方式选择》——厦门大学雷艳红教授
敬请关注、参与和传播。
讲座须知
主题讲座一
《何以知识?从人性判断、人性认知到人性
认知方式选择》——雷艳红
时间:2025年4月5日(周六)
上午9:30-11:30
主题讲座二
《唐代家教中的“自省”教育——以《武王家教》
“十狂”为中心》——金滢坤
时间:2025年4月5日(周六)
下午14:00-16:00
地点:庐山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主办单位:庐山白鹿洞书院
主讲嘉宾
金滢坤,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长城学者”,兼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分会主席团主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分会副会长和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科举文化、童蒙文化、敦煌学及隋唐史研究等。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独立出版专著4部,主编10余部论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宣部古籍重大出版项目各1项,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内容摘要
通过阐释敦煌蒙书《武王家教》中为下忤上、说他密事、立身无志、不修道业、见善不习、轻慢胜己、嗔他行善、同类相欺、专习鹰犬、谗说他人所谓“十狂”的文化内涵,探讨《武王家教》将“十狂”作为影响“人命长短不等”之十的原因,并对其与唐代童蒙教育、家教的关系进行深度解析。“十狂”意在强调子弟自以为是、知错不改、知善不行、狂妄任性、闇行缪改、终身不寤的不知“自省”的愚顽、下愚之行,与“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中国传统观念相悖,对培养当今少年儿童的为人处世、立志、学业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自省”观念和行为规范均有警示和参加价值。
主讲嘉宾
雷艳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哲学、国家治理、领导学以及公共财政与新政治经济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2011年度项目“我国财政公共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9年度项目“知识生长视角下的制度体系构造和运行研究”),在《厦门大学学报》《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学术月刊》《当代财经》《社会科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内容摘要
由人性判断、人性认知切入制度分析是社会科学的经典研究路径。与此同时,关于人性的普遍共识为,人性复杂且经不住考验。既然人性复杂,则难以被有效揭示和解释;既然经不住考验,则其不可被信赖,性善或性恶论就是一厢情愿,为论者的自我设限。人性研究的重点并非如何判断与认知,而是选择何种人性认知方式。本专题为制度知识生长的思想实验,核心观点为,“超越善恶认识公私”的人性认知方式构筑了良治的知识基础,进而孕育发展出现代国家的个人知识、公共知识与制度知识类型。围绕该专题的阐发有助于更新人生理解、和谐人际关系与优化政治社会的制度行动。
讲座参与方式
讲座报名
因讲座场地限制,本次讲座采取网上预约方式报名。读者可关注“白鹿洞书院”微信公众号,后台点击“发消息”,留下姓名、手机号、工作单位、意向场次(上午场或下午场)等信息,我们将每场随机抽取20名幸运读者,获得门票的读者我们将电话通知确认。
报名截止日期:4月1日下午17:00
咨询电话:0792-8792291
(注:自行参加讲座的人员交通食宿需自理)
讲座直播
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直播方式,不收取任何费用。可通过手机移动端识别或扫描下方“直播二维码”观看直播讲座。
抖音直播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