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未整理 > 正文
 
“姓”与“氏”之本义
2009/9/11 14:15:00 来源:中华经典网 责任编辑:中华经典网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姓”、“氏”在先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产生时间、方法及不同时代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姓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但知有母,不知其父”,女性在社会上处于中心地位,其子女只知道自已的母亲,而不知谁是父亲。即使是三皇五帝,古文献也只述其母,而无父亲的记载,故古姓多以“女”为偏房。如“姜”、“姬”、“姚”、“妫”、“女吉”、“姒”、“嬴”、“妊”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姓”的解释为:“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以生。”
    “姓”的古文作“任”,意思是人所生的,因生而为姓。后又省写 “生”,如《尚书·舜典》:“帝厘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孔颖达疏:“生,姓也。别其姓族,分其类,使相从。”而金文“姓”字,或不从女,写成“生”,或从人,写成“亻生”。故“百生”即“百姓”。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姓之本义谓生,故古通作生,其后因生赐姓,遂为姓氏字耳。”由此可知:“生”字系“姓”字一义之根源。
    姓字的古文又作“囗”,由“生”、“自”二字上下结构组成。“自”是古文“鼻”字。《方言·十二》:“梁、益之间,谓鼻为初”。《尔雅·释诂》:“初,始也。”可知“姓”即初生、始生,也就是同一族属(原始社会的“氏族”就是这种以“姓”划分的组织)的始祖。据2300年前的“诅楚文”记载,姓的写法又为“囗”,是“王”、“女”二字的组合;由古文、小篆、汉隶三种文字刻写的曹魏三礼石经碑文上所书古文体中的姓字为“囗”,也是“女”、“生”二字的组成。综上可知,姓的本义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正如《通鉴·外纪》所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yao_page]
    “氏”是姓的分支,它的出现晚于姓。下面我们还是具体谈谈“氏”。氏字是最早产生的汉字之一。在殷商出土的甲骨文中,“氏”字作“囗”状。在商周两件青铜器散氏盘与毛公鼎的铭文中也有氏字。散氏盘腹中铭文的氏字亦作“囗”;毛公鼎铭文中的氏字为“囗”。氏字的“囗”写法还见于青铜器颂壶。氏字在《说文解字》中为“氏”,没有任何变化。关于“氏”的本义是什么,学者们历来说法不一。归纳之,有以下几种解释:1.氏指父氏宗族,如楚先公若敖之后裔称为“若敖氏”。2.氏指个人,如“姜氏爱之,故立之.”3.氏指高山崖边的侧坡,即“土氏”《说文解字》:“氏,巴蜀山冈中,岸胁之旁著欲堕者曰氏。”段玉裁注:“小阜之帝著于山岸胁,而状欲落堕者,曰氏;其字亦作囗。”《辞海》:“囗(坻):音di(底),山的倾斜面,侧坡。”4.氏即丘,指居住地。“氏”字是古文的“坻”字。《诗经·秦风·兼葭》:“宛在水中坻。”坻是水中小丘,氏也是丘的别名。《左传》里大多丘可以乐氏,如平丘即平氏。由此可知,古代地名中所有以氏名的,如猗氏、己氏、皮氏,原先都是古代氏族所居之地“丘”——小山堡。5.氏指支。氏、支同韵,借氏为支(支系、分支),遂作姓氏。“文王孙子,百支百世”、“本枝百世”这里的支、枝说的都是宗族的分支——氏。6.氏指传说中的部落、部落联盟,如轩辕氏、神农氏、有虞氏、伊祁氏、少昊氏。
    上述六种解释,5.6两说与我们这里谈论的姓氏的“氏”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对我们揭开姓氏谜底有着重要的意义,故予详论。[yao_page]
    据有关文献资料所述,远古的氏族部落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自己崇拜物——图腾。第一层次当为部落联盟,有一个总图腾;第二层次是部落,也有自己崇拜的图腾;第三层次是氏族,同样也有自己的图腾崇拜物,氏族之中还有胞族。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东夷族郯国的郯子(郯国国君,子爵,故称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之间焉,曰:“少吴氏鸟命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我知之。”于是,郯子详细介绍了他们东夷族的祖先少昊氏为什么用“鸟”作为官名的情况:“我祖少昊,挚(少昊名己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伯鹩)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且鸟鸠氏,司马也;卩鸟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氏者也。五雉为五工正。”
    郯子所说的正是这古一个标准的氏族部落组织的情况。少昊氏是最高层次,是部落联盟,鸟图腾是他们的崇拜物。部落联盟下有五个部落,即分别以凤鸟、玄鸟、伯赵、青鸟、丹鸟为图腾的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谓之五鸟部落。部落下以是氏族,即五鸠(祝鸠氏、且鸟鸠氏、卩鸟鸠氏、爽鸠氏、鹘鸠氏)与五雉等。五鸠可能是伯赵部落以下的氏族。五雉可能是丹鸟氏部落以下的氏族。这样的氏族正好与图腾的三个层次相吻合:
      部落一——风鸟氏 氏族一——祝鸠氏
      部落联盟 部落二——玄鸟氏 氏族二——且鸟鸠氏
      (少昊氏,鸟图腾) 部落三——伯赵氏 氏族三——卩鸟鸠氏
      部落四——青鸟氏 氏族四——爽鸠氏
      部落五——丹鸟氏 氏族五——鹘鸠氏 [yao_page]
      据此,我们知道少昊氏、青鸟氏、祝鸠氏之类系指部落或部落联盟。部落联盟是个大集团,有组成这个大集团的各部落共有的标志符号(如鸟图腾);从大集团分出去的支集团(部落)又各有自己部落的标志符号(如凤鸟图腾、玄鸟图腾);由支集团再分出去的各小集团(氏族)又各有自己的氏族标志符号(如祝鸠氏)。这些符号(图腾)实质上正是以后的姓——氏。我们把远古部落的这种层次与西周分封情况作一对比,就会发现  其共同点:
      诸侯国一(鲁国)——鲁氏 卿大夫一(栾邑)——栾氏
      周王室 诸侯国二(晋国)——晋氏 卿大夫二(杨邑)——杨氏
      (姬姓) 诸侯国三(卫国)——卫氏 卿大夫三(常邑)——常氏
    无论是远古传说时代,还是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时代,每当从原来种族分出去新的支族,就必然会产生新支族的符号标志——远古传说时代的部落是图腾;而当部落向国家过渡后,西周宗法制度则分封出氏。“部落与宗族,并行不悖。为部落酋长者对其宗族,固亦仍为首长也。”——这个标志(图腾,氏)也就是新支族“氏”。
    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体现于《礼记·丧服小记》的一段话,这段话解开了“氏”之本义:“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父的意思)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
    诸侯国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其父当国君;国君的庶子,也称别子,别子无继承权,必在分出去自立一家,获得张氏,成为新一家支(新氏)的始祖,这就是“别子为祖”。别子的嫡长子继承新氏家支又成为新氏集团的大宗,此即“继别为宗”。只要新的同氏集团存在,大宗作为同氏集团领袖和代表的地位就永远不变,这也就是“百世不迁之宗”。同氏集团奉之为“宗子”。[yao_page]
    别子除嫡长子外,也还有其他儿子即庶子。别子的长子、长孙、长曾孙……也都会有庶子。庶子系统属小宗,小宗各继承其第一代庶子,各代继承其父(祢),所以所“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五代,即无丧服规定,所以说“五世则迁”。小宗五世则迁,意即只奉继高祖、曾祖、祖、祢(父)四世传重的小宗,而高祖以上超过五世的小宗不再尊奉。这样,每增添一代后裔,他们尊奉的小宗就相应产生一次变化,这就叫“祖迁于上,宗易于下。”
    同氏集团的大宗不能绝,而小宗可以绝。如周公姬旦被封于鲁,但他因留佐武王,由其长子伯禽代为就封,是为鲁公。鲁公的弟弟除袭承周分爵位的其他弟弟(别子)必须分出去自立一家,建立新氏。如凡伯封到凡地,成为凡氏始祖,伯龄封于蒋,成为蒋氏始祖,周公旦的四子被封于邢,成为邢氏始祖,茅叔封到茅,成为茅氏始祖;胙侯封于胙,成为胙氏(又称为作氏)始祖。他们各自的嫡长子又继承新氏家支,氏传承下去。这就是“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别子为祖,继虽为宗”是新氏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族之人,随着子孙繁衍,聚一处则不足以容,于是不得不分殖于外,这就产生了分封。而分殖于外的人,无论是以国为氏,还是以邑为氏,以乡,以亭、以地为氏,仍需相互联结沟通,这就产生了宗法。所以古人说:“有分土夫分民”。有分土,则有胙土命氏产生新氏的分封;夫分民,因都是同出一祖之后,都是受治于大宗之下的宗子。氏的分化是宗法制分大宗、小宗的名号,也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一种反映形式。新氏族产生以后,虽然已得一地,但随着人口增多,同氏之人又不得不再行分殖,再辟新地。而再次分出去的同氏,随着人口增多,又复如此,这样,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如干生枝,枝又生叶,一族之人,遂遍布于天下。根据“别子为祖,继虽为宗”的精神,这分散各地的子子孙孙都 尊奉第一代获得新氏的先祖为开氏(姓)始祖,虽经百世而不变也。这样,“氏”就成了表示第一代分殖出去的支系及其后裔的符号标志。 [yao_page]
    在《中国制度氏·宗族》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人类既知有系统,必有所以表之。时曰姓、氏。姓所以表女系,氏所以表男系也。然及后来,男子之权力既增,言统系者专以男为主,姓亦遂改从男。特始祖之姓,则从其母耳·周制,始祖之姓曰正姓,百世不改。正姓而外,别有所以表其支派者,时曰庶姓,庶姓即氏也……。《大传》注:‘姓,正姓也。始祖为正姓,高祖为庶姓。’疏曰:‘正姓,若周姓姬,齐姓姜,宋姓子。庶姓,若鲁之三桓,郑之七穆。’盖正姓以表大宗,庶姓所以表小宗也。”
    综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姓是大宗的族号;旧有的族号;始祖的族号;木本水源之根的族号;而氏则是大宗(姓)分出去的支系——小宗的族号,后起的族号,始迁祖的族号,分居地始祖的族号。所以《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说文解字》“氏”字下段玉裁注:“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要而言之,姓表血统而示女系,氏表功勋而示男氏。如果说,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那么,氏就是源于同一父姓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
  ( 0 ) ( 0 )  

  相关阅读:
· 《论语》尧曰第二十
· 《论语》子张第十九
· 《论语》微子第十八
· 《论语》阳货第十七
· 中华商道之“道”
· 中华商道浅析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7695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