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 > 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河南省首届传统文化论坛系列报道之(五)
2010/4/8 22:54:09 来源:郑州二七区政府 责任编辑:刘世泽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河北大学中医博士 陈松鹤作《和谐家园,呼唤美德》主题报告


“宗圣”曾子的第七十五代孙 曾明作《易经与孝道》主题报告


与会者认真听讲

    3月28日14:00,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河南省首届传统文化论坛,按照课程安排准时开始。河北大学中医博士陈松鹤作《和谐家园,呼唤美德》主题报告。她的报告围绕女性德行修养、健康饮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她申明的观点是:女子要首先具备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事业和谐的德行,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厚德载物的境界。要有柔、顺、贞、静的禀赋,不能爱慕虚荣,应知足常乐;应放下感情用事,提起本分和道义;要注重守身孝道,廉洁清白等德行的培养。她呼吁社会、学校对女德方面进行教育培训,促使社会更加和谐。

    第二节课在15:30开始。“宗圣”曾子的第七十五代孙曾明作主题为《易经与孝道》的报告。曾老师从易经的基础知识讲起,从阴阳的角度,解读了为什么孝是人的天性,并用易经的阴阳系统阐述了孝道。他将孝顺父母分为三个层次,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最后他总结道:品德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基础,人人尊亲敬老,处处和谐之道,怀着感恩的心孝敬父母,有“孝”而生“顺”。

    第三节课在16:45开始。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作了《弘扬实践孝道》的报告。他指出:亲情、孝道、父爱、母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现在社会老龄化问题严重,我们要从实际行动中实践孝,多做实事。近年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开展了“全国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全国老年知识分子援助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还实施了为城市高龄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爱心护理工程”,这些活动实效显著。他还将人分为六个层次。大公无私的是圣人;公而忘私的是贤人;先公后私的是善人;公私兼顾的是常人;私自当头的是小人;徇私枉法的是罪人。鼓励人们要当好善人,争做贤人,尊崇圣人。要珍惜生命,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孝行天下,共建和谐社会。

    晚上播放了影片《道德的力量》(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仪式),影片中的获奖人物分别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的先进典范。他们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行为的先进典型;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优秀代表。观众被他们感人的事迹所触动,被他们的崇高精神所感染,人人目光崇敬地缓缓离席。

  ( 0 ) ( 0 )  

  相关阅读:
· 首届烟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隆重召开
· 关于举办“烟台市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的通知
· “云南省首届中华传统美德讲坛”将举办
· 昆明传统美德大讲坛八月首讲
· 十余位国学大师昆明开讲 中华传统美德教您如何做人
· 中华传统文化宝鸡首届公益大讲堂精彩落幕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2290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