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和谐使者 > 正文
 
常德盛
2012/3/7 19:44:10 来源:中华经典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明网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他个头儿不高,黑黑瘦瘦,总穿着双布鞋,

    每天要到村里走上一圈,查看每个角落,遇到村民,总是一脸谦和真诚的笑。

    45年前,他喊出了“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誓言,承诺一定要让大家过好日子。

    整整10年,他凭着一条扁担两只筐,硬是把1700亩低洼地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吨粮田。

    “我就是死,也要把蒋巷搞起来!”。

    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推销员,吃过闭门羹,掉过辛酸泪,遭遇过车祸,还落下了伤残。

    他是常德盛,村里的英雄,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yao_page]

    一位老支书、老党员的人生追求      

    个头儿不高,黑黑瘦瘦,总穿着双布鞋,每天要到村里走上一圈,查看每个角落,遇到村民,总是一脸谦和真诚的笑,这就是江苏常熟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 
  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让这位自称"蒋巷村大伙计"的共产党员,四十四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苦与乐——“看到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环境越来越优美,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1966年,23岁的常德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认为,'入了党、当了干部,是党组织和群众给了我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数十年来,常德盛始终把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和疾苦,看做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作为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终生奋斗的使命。
  “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在常德盛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在一起拟订了改变蒋巷村穷乡僻壤、穷山恶水面貌的计划,开始了大办农业的艰苦奋斗历程。常德盛个子不高,可干活不落后,挑担不比别人少。白天,他和村民一起干,晚上检查进度和质量,凭着一根扁担两只筐,治水改土、开挖河道、通畅水流。有一年的春节,正是平整土地最紧张的时候,常德盛大年初一凌晨4点就起床挑土。村民发现后,也纷纷跟着下田忙碌。这个春节,全村人没有休息一天。

9月10日,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常德盛同志在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常德盛带领村民,不仅把1700亩土地抬高了1米,还成功改良了土壤,把全村农田建成田林路沟渠站配套,田块成方,树木成行,沟渠成网,土壤肥沃,生态优良,水泥道路通畅的高产稳产吨粮田。早在1979年,蒋巷村的水稻单产就超过千斤,最高亩产达到650多公斤。看着一颗颗饱满的稻米入仓,看着村民得到一年比一年好的收成,常德盛乐开了花。
  “无论在什么年代,当干部都要以身作则,'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坚持'将领兵'、'跟我上'的精神,无论什么事,只要干部带了头,群众就有劲头,就能一呼百应。”常德盛感慨地说,自己辛苦一点,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环境越来越优美,看到蓝图在他手里慢慢变成了现实,就是最大的幸福。

[yao_page]

    9月10日,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会见常德盛同志。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失与得——“名利不要,要的是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安居乐业,要的是蒋巷人对一个老党员的理解和认同”
  如果按照名利来计算,常德盛可谓失去很多。
  上世纪70年代初,上级组织选调常德盛参加县工作队,这是当干部的一个好台阶。但当时在蒋巷村,常德盛刚摸到发展门路,不舍得放弃,就没有去。
  还有一次,乡里老书记调走,上级希望常德盛接手担任乡主要领导,征求意见时被他谢绝。当时蒋巷村的农业生产上来了,在全省有了影响,发展逐步上了轨道,常德盛想一心一意搞下去。
  1986年之后,常德盛还当过任阳镇党委副书记和支塘镇党委副书记,都是兼职的。实际上,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蒋巷。最近几年,蒋巷村党支部改成了党委,但常德盛觉得,不管叫什么,为老百姓服务的本质不能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蒋巷村各项事业快步发展,支塘镇批准的考核报酬,常德盛只拿一个零头,近12年来,常德盛共计少拿128万元,更没法结算他经手接洽的业务费用,如果按百分比结算业务费用,常德盛一年落实项目几千万,几年下来,至少可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钱是不现实的,但是钻到钱眼里的干部是没有前途的。”常德盛说。

    9月10日,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会见常德盛同志和报告团成员。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不仅如此,常德盛兼任常盛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期间,工资报酬只领取镇党委考核的那一份,比起一些企业副总甚至业务骨干,收入要少一大截。
  企业改制,按照章程规定,常德盛是董事长、总经理,可以名正言顺地持大股,一夜之间他就可以变成千万富翁。但常德盛不愿意这样做,他把上千万的股权全部给了村里。
  常德盛常说,干部的口袋装得满满的,还能为村民群众做事吗?“我不要股份,就行得正,站得直,我就可以为蒋巷做更大更多的事情。”
  常德盛对自己的亲属要求也严格。“我从没得到过哥哥的特别关照。”弟弟常德茂说,他曾想做回收常盛集团钢板废料的生意,却被哥哥极力劝阻。常德盛的女婿在改制中没有得到任何照顾,气得自己出去办厂了。
  很多人不理解,问常德盛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这也不要那也不要,到底图个啥?常德盛回答说,这些钱他不要,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他要的是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安居乐业,要的是蒋巷人对一个老党员的理解和认同,要的是乡亲们都说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在生活上,我与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比,一直有一种满足感,而在工作上与先进单位比,我永远不满足。”

[yao_page]

 “三不原则”——“定这些自律原则,是希望能得到村民的支持和理解,让我做更多的为大家服务的事”
  40多年的实践,让常德盛明白了一个深刻道理:既然做了党员,当了干部,就要准备着吃苦、奉献;要求别人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需要群众出力,自己就一定要比群众多出力,先出力。
  工作中,常德盛为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就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收礼,不吃请,不徇私。蒋巷村有180多户人家,今天这个结婚,明天那个上大学,都要设宴请客,少不了要请常德盛去喝喜酒,但常德盛只道喜祝贺,吃请一一谢绝。“因为我不愿意把有限的时间放在这个方面”。不吃请并不是不近人情。有村民知道常德盛有胃病,时常煮了米粥,见常德盛在他们家门口路过,就端出热气腾腾的一小碗给常德盛喝。那时候,常德盛就会毫不客气地接过喝下,觉得胃里很舒服,村民见了也开心。

          常德盛(右)对自行车情有独钟。他说,骑车方便,既低碳环保,又锻炼身体,还贴近了乡亲。苏宣供图
  后来村里经济条件好了,常德盛又定下了新“三不原则”——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坐高档轿车。他一心帮别人建房,自己的新房却是全村最后建的。前来干活的泥瓦匠们,有心让他家的生活条件好一些,就自作主张,把墙基向外扩大了几平方米。“超了、超了”,常德盛用脚一量就发现了:“村干部宅基不能超过125平方米”。可梁都上了,怎么办?锯短!已经上了房的木梁,硬生生锯掉了1米长。后来村里统一建农民别墅,186幢小洋房,户均一套,每幢建筑面积220平方米,造价30多万元,却只收取村民12.8万元,老房子还可以估价抵钱。而常德盛一家却没有要别墅。
  进入新世纪以来,常德盛又定下了“三不原则”——一是职务不搞终身制;二是职位不搞世袭制,不传自己人,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三是村厂班子不搞家族制,企业领导岗位全部采用竞争上岗。
  常德盛说:“我定这些自律原则,是希望全村干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当村里出台全村规划、实施行动时,就能得到村民的支持和理解,让我做更多的为大家服务的事”。(发表时间:2010-12-23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 >>>进入原文

    人民日报短评:向常德盛学什么   

    44年,常德盛将昔日贫穷的小乡村,建设成“全面发展的”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
    一个基层村干部,何以有如此能耐?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常德盛与党员干部、村民群众一起,让蒋巷的穷土恶水变成良田沃土;“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副则副”,他鼓励勤劳致富,让乡亲们享有劳动自由又不失农民本色;“村风文明、管理民主、个性发展,才是幸福乡村模样!”他把村民的意见当成天大的事儿,让民主管理之风盛行蒋巷,以新民风塑造新农民;“旺,不单单体现在经济上,也要体现在环境上”,他始终坚持生态立村的科学发展理念,蒋巷展现出生态新农村的和谐画卷。 
    这就是常德盛!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他不循常规,想得长远,干得实在。
    愿各地涌现出更多常德盛式的村干部,让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卷铺遍华夏大地!(发表时间:2010-09-06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


 

  ( 0 ) ( 0 )  

  相关阅读:
· 志愿服务点燃万家灯火(深化“基层工作加强年”)
· 瞧这一家子!(点赞中国·凡人善举)
· “笑笑”笑了(点赞中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徐锋遗嘱:善款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 说好一辈子 就是一辈子(点赞中国·凡人善举)
· 村嫂护河志愿队 守得西施故里美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9041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