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修学、修行常讲放下,如果有人问你放下与放弃有何差别,我们也许有若干解读。但当我听了常开和尚对此开示后,内心为之一惊,豁然开朗,钦敬之余,忽然想起了那句老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前些日专程到龙泉寺拜见常开和尚,我们在龙井茶苑与师傅小憩座谈,谈话中师傅忽然问我,说放下与放弃有何不同?我当时回答说:放下就是心里没有挂碍,心里没有愤窒,没有得失、没有忧患、没有恐惧,这就是放下。而放弃是停止自己的行为,离开不做,这叫放弃。而且我还说,放下有时要放弃,有时不一定要放弃;放弃有时能放下,有时不一定能放下。我回答完后,常开师说,你现在听听我的解释:放下就是做过事后做完就完,不管它如何事后不挂在心上;而放弃则不同,放弃是没有把握机遇,丧失了机会,因此难以有成就。因此要想成功,成就,就要“放下但不放弃”。听了师傅的几句话,我立刻明白我的认识只不过是一点知识,纸上谈兵而已,是在解悟的范畴;而师傅的话则一语道破,直指要领,是证悟者的智慧。
“放下但不放弃”,回来后常参究其中深蕴,又想起了原来读过的那个有趣故事。
从前有一位老和尚领着徒弟赶路,师徒两人走到一河边恰巧遇见一位年轻妇人也要过河,这位妇人惧怕河水正在犯难渡河,老和尚见状伏下身立刻背起妇人渡过了河。过河后师徒两人继续赶路,晚上宿住客栈,老和尚见徒弟闷闷不乐,于是便询问情由,这位年轻的小和尚愤愤地说:“师傅是出家人,怎么能背那位妇人?”徒弟说完后,老和尚哈哈大笑,说“我当什么事呢,我过河就把那位妇人放下了,没想到你现在还背着呢。”
老和尚背人是为了救人之急,解人之难,做过去了心里没有任何挂碍,虽然背了,但心里没有包袱,这才是真放下。而小和尚虽然没有背,但心里却有了一个沉甸甸的包袱,这其实是没有放下。老和尚在遇到这位妇人后,因为他心无杂念,慈悲为本,毫不犹豫,立刻背她过河,因此当他遇到济世救人的机会时,决不放弃。相反那位徒弟遇到此境,他心里左思右想,瞻前顾后,生怕有损自己,这样自然会放弃这种做法,因而必然失去这一助人为乐的机会。
古德云,修行的功夫都在放下,放下一分征得一分,放下十分征得十分。即便是遍览群书满腹学问,最后也都要统统放下,因为不放下,这些学问就成了所知障(即尘沙感、无明感),带着障惑去修学,就会又形成我知我见,坚固执着(见感、思感),顺着这条路永远不能明心见性。那么如何才能放下呢?能够放下,全在看破。看破就是明白真相。儒家讲修学要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学、问、思、辨”前四个方面都是为了“穷其理也”,也就是明白真相,明白真相的目的是为了“笃行”。儒家讲的笃行的根本是修身,“切问近思大道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究竟是中庸,中庸归根还是放下,放下到极处就是一念不生。因此,看破才能放下,放下才能真看破,二者其实是知行合一,是中庸之道。
放下不等于放弃。修道者必合于道。一个修学正德的人首当安身立命,敦伦尽分,“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遇缘、随缘、了缘、不攀缘。”在生活中更应该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勇敢、进取、精进不懈的人。放下最低层面的表现是去除自私自利,成就无私高尚人格,这样的人面对生活乐观,面对困境不低头,面对阻力不退缩,这就是不言放弃的精神。更高层面则是放下无偏见,即去除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破无明破我相,转识成智,去伪存真,忘尽还原,回归自性,这是通圣成佛的大道。
有的人一说放下,似乎什么也不想做了,放弃自己应尽的责任与本位,变得消极、退缩、懈怠、颓废,还自认为这是放下,已经看破,其实这是背道而为。“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六度万行哪一个能离开“常精进”。
我与我母亲第一次到寺院游览,来到的就是龙泉寺,第一次到龙泉寺就结识了常开师傅。自此以后十多年时光,受师傅慈悲教诲,恩德垂重,感念不尽。龙泉寺从起初的断壁残垣,废旧古寺,在常开师主持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精进不懈,如今已变成古刹群立,巍巍庄严,错落有致,享誉四方,法缘殊胜,道风昌兴的一座正法道场。常开和尚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古寺复兴、庙宇建设、光大佛法、宗脉传承、教化信众、培养人才等如来家业,与师傅亲近时时能感受到她随缘度化、信手拈来、自然诙谐的妙语妙用。
“放下但不放弃”,龙泉古寺,上常下开,不正是这句话的践行印迹么!
一句名师言,醍醐、朗月、清风;
一杯龙泉茶,澡身、浴德、沐心。
末学:刘光启
2013年仲夏于瑞林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