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基础。洛阳市始终把社区作为践行党的宗旨、落实执政为民的阵地来经营、来打造,通过开展“邻里守望”等一系列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和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了社区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提升的有机统一。
重庆路办事处二社区通用小区20号院过去问题不少,现如今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巨大的变化,离不开小区“热心人协会”的默默奉献。这个“热心人协会”,是由住在该小区的老党员常建成和热心居民李华伟发起组织成立的。 2006年,该小区还是个“三无小区”——无大门、无门卫、无路灯,居民放在院里的自行车、电动车经常丢失,居民对小区管理怨言颇多。此时,年过六旬的常建成和李华伟共同发起成立“热心人协会”,承担起义务管理小区的重任。
常建成先是号召居民集资修建大门,之后又和李华伟多方奔走寻找物业公司。很快,他们找到了一家合适的物业公司接手小区管理。小区管理上了轨道,“热心人协会”的“委员”们开始考虑另一个问题:如何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常建成和李华伟张罗着从每栋楼选出一名热心居民,让这些居民义务代收物业费。 渐渐的,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如今,小区门卫实行24小时值班,小区内有了规划合理的停车位,各种便民设施齐全,大门口还设置了用于张贴“热心人协会”通知的公益宣传栏。 小区居民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经过大门口时,留意一下“热心人协会”是否有最新通知。通用小区居民黄宁说。“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有了‘热心人’的协调,邻里关系和谐了,邻里们天天在一起,跟一家人一样。今天这个百家宴整个小区几乎都参加了,43桌,400多人,看他们吃得高兴,聊得愉快。都说这种形式真的很好!今年这是第二次举办百家宴,现在我们社区邻里关系和谐了。”
盛世唐庄社区书画院是由河南省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魏驰卓老师一手创办。作为知名书画家,魏老师完全可以把书画工作室建在高档酒店宾馆,但他却选择了社区,成为一名社区文化志愿者。每到周六,魏老师都要亲自对社区爱好书画的居民进行辅导、讲解,尽自己心力为居民提供书画志愿服务。62岁的社区居民刘保华,没有一点绘画基础,社区书画院成立后,爱好书画艺术的刘保华就跟着魏驰卓一笔一画学画柿子树。前不久,刘保华的一幅山水作品捧回了“天瑞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全国书画大展三等奖,让她很是兴奋。刘保华说,像他们这些退休老同志过去主要靠打麻将打发日子。现在社区成立了书画院,老师还是名家,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年轻时的梦想,生活感到特别充实。
金业路社区有名志愿者叫丁玉娥。她结对帮扶的老人名叫赵翠莲。老人已经70多岁,婆媳关系不好,儿媳撇下婆婆过自家的日子去了,赵翠莲老人成了“空巢老人”。丁玉娥经常来照顾老人,买米买面、洗头洗脚、洗衣做饭,还定时为老人买药,天冷了为老人送一个暖水袋,老人过生日,丁玉娥自己掏钱为老人送来蛋糕……就像伺候自己的亲婆婆一样伺候老人。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天把刚刚洗完衣服的玉娥叫到一边掏出一个精致的盒子硬要塞给她。玉娥一看是老人祖传的一副玉镯,价值连城。她婉转谢绝并耐心地劝说老人,替老人收好玉镯。后来这件事让老人的儿媳知道了,并通过这件事使老人的儿媳回心转意。这个故事被社区艺术团知道后,创编了一个文艺节目《一副玉镯》。
北方社区:邻里互助团 温暖你我他
涧西区徐家营街道北方社区成立邻里互助团,组织热心居民为老人、困难户提供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的暖流在社区里传递,从最初的32人增加到40多人。
互助团分三个小组,分别是扶贫帮困小组、文体服务小组、老年服务小组,每组一本服务手册,详细记录着邻里互助团成员的服务内容:帮助老人做饭,为困难户送去生活用品,帮助手头有事儿的居民带孩子等针头线脑的事。事不多大,确暖人心。今年70岁的孤寡老人张玉,因为互助团成员黄开科常去她家中陪她聊天,帮她交水电费,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感动之余,她也常参加社区里的公益活动。她说,“我经常得到到大家的帮助,我也要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像雷锋那样助人为乐。”
金家街社区:“13111”工作法,为民排忧帮民难
所谓“13111”工作法,就是一本民情日志察民情、三个爱心平台帮民困、一套信访代理制度解民忧、一个民族团结岗促和谐,最终打造一个服务型社区。
金家街社区属于廛河回族区北窑街道少数民族社区。社区基础设施陈旧,又是少数民族居民区,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社区创新邻里守望服务载体,成立了社区信访代理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和人大代表担任居民信访代理员,同时邀请懂政策、懂法律,有责任心、有威信的老党员和热心群众担任义务信息员,形成了稳定的信访代理网络。代理员、信息员深入社区,排查化解矛盾,自2004年在全市首创信访代理制度以来,已成功代理居民信访事项近百件,办结率100%。爱心平台自2011年运作以来,累计接收捐款4万余元,300多户600余名居民受益。
“不等你‘上访’,我先来‘下访’!”是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青玉的工作方法。
通巷社区:爱心救助站 让爱满社区
爱心救助站,凝聚爱心力量。辖区居民邵秀玲家境并不富裕。自己还在申请廉租房。但邵秀玲自2002年起就义务上门为残疾人张大勇免费理发,已经坚持了12年。她还立下规矩,凡80岁以上的老人进店理发,一律不收钱。辖区居民王凤英的老伴去年去世,子女又没有工作,本人又身患重症,看病、买药的开支比较大。社区爱心救助站将居民募捐箱里的718元捐款送到王凤英家中。
志愿者结对,帮扶困难户。家里自来水管漏水,有社区的热心人上门修理。通巷社区空巢老人蒙逢云说。4月13日,独居老人丁金萍血压突升,志愿者接到电话后,立即上门救护,并协助医务人员将丁金萍送至医院。社区书记朱喜艳说,社区爱心救助站目前共有12支志愿者服务队,共计373人。他们中既有社区工作人员,也有辖区居民。平日里,他们根据自己的技能特长走街串户为困难群众提供医疗、家政等服务。自3月中旬以来,社区志愿者已为辖区326户困难家庭提供服务1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