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志愿者新媒体齐上阵 沪上高校迎新季主打“温情牌”
2014/9/2 9:16:42 来源:中华经典网 责任编辑:zhouying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9月1日起,上海各高校将陆续迎来新生报到高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沪上各高校精心准备,用各种人性化服务和创新化手段,确保每一个新生入学无忧、生活安心,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复旦大学:“绿色通道”有了宣传志愿者

  9月7日,复旦大学将迎来新生报到日。今年,复旦大学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往年的60人提高到了240人。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学校制定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帮扶政策,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及时了解具体相关政策,在招生工作启动之时,学校就对全校招生组老师进行学生资助政策的讲解和培训,将资助政策作为招生宣传的重要内容带到招生第一线;同时,复旦大学党委学工部在全校学生中招募了64名“绿色通道”宣传志愿者,他们利用暑期,或带着《复旦大学助学手册》和相关政策宣传资料返回家乡,或通过人人网、QQ新生群等各种渠道联系当地的复旦新生,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向他们宣传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

  在原有资助热线的基础上,今年首次开通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绿色通道”手机专线,在暑假期间校党委学工部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的专职老师接听电话,为学生进行更专业、更准确的政策解读和疑问解答,同时也记录学生信息,帮助他们及时申请相关资助,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学生安心来校报到。

  今年,复旦大学开辟多条通道,方便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申请各项资助。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招生组、“绿色通道”志愿者、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绿色通道”手机专线、“复旦资助”电子邮箱等方式申请报到路费补贴,还可以首次在入校前通过升级的迎新系统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便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定制个性化资助方案。

  据悉,复旦大学为首批84名2014级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寄去了报到路费补贴,补贴金额超过3.1万元,资助对象覆盖新疆、西藏、甘肃、云南、四川、湖北、河南等14个省份,其中还包括3名云南鲁甸地震受灾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8月底,学校为第二批3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寄出路费补贴。

  除入学前为部分学生寄送路费补贴外,复旦大学还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准备了总额超过50万元的入学生活物资补助和经济资助,包括床上用品、日用品、自行车、手机、学生超市购物券和教材减免券等,在新生入学之日通过“绿色通道”向学生发放以上物资和经济补助,帮助新生顺利开始大学生活。

  此外,复旦大学还设立“本科生助学成才家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成才辅助平台,通过助学社团、公益实践基地、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等锻炼学生能力,拓展学生视野,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得到成长锻炼,成为有用之才。

  上海大学:线上迎新,无“微”不至

  今年上海大学迎新工作通过微博和微信为主的网络社交平台,构建了全方位的线上空间。和往年一样,早在高考录取刚结束时,上大即开通上海大学迎新网。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线上迎新充分发挥了“上大信使”“品读上大园”等校园自媒体的作用,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以新生为中心,学生团队全程参与线上迎新的策划和实施。通过#2014·SHU新生季#,#你能知道你想知道的上大事#,#团团迎新季?迎新ING#等微话题的形式开展一些列的线上活动,营造欢迎氛围;与此同时,“上大信使”、“上海大学社区学院学生事务中心”等微信公众账号也详细策划了信息推送和信息咨询的相关内容,利用线上平台提供服务渠道。

  今年上海大学海启用PIM流程与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结构化、模块化的流程驱动引导新生多部门迎新业务的“一站式”办理以及各项数据的采集。新生登陆系统完成“上海大学本科迎新”流程任务,如补充个人基本信息,社区空调、保管箱、床上用品的自主选用,个人户口迁移登记,钱伟长学院自主招生申请等。作为上海大学“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线上平台,PIM实现新生信息的快速流转与系统对接,实现线上和实体“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业务互动。

  上海大学今年近5000名本科新生中,有3571名社区学院的新生。按理学工学类、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三大类招生入学的3571名新生,将接受一年的大类培养和通识教育。新学年,社区学院从专业学院邀请了47位深受学生喜爱、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涵盖文、理、工、商、艺各个方面,组成了社区学院导师团队,将进一步推动较强力度、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多模式的导师工作,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同时,上海大学还借鉴英国剑桥大学导师制的经验,选取一幢宿舍楼进行导师工作试点。

  上海师范大学:“学长导师”为新生指点迷津

  上海师范大学新生将于9月17日、18日报到。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易班网在大学生中具有很高人气。上海师范大学在易班网上开设一级大栏“2014新生学院”,下设“2014新生班级”,由各学院新生辅导员、工作站成员首先入驻,开展内容建设。假期里,为确保新生能及时、快速加入易班,上海师范大学易班工作站每天早7点至晚10点,安排不少于10名工作站成员值班,在线回答新生提问。

  8月初,新生辅导员们陆续在“易班”、“微博”等网络媒介上关注本校的新生,“互粉”成了他们每天的必修课,他们不仅热心解答问题,更写下了对新生的勉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徐渊在易班网上以书信《大学,你准备好了吗?》的形式,鼓励新生在大学期间要“独立从自己提行李开始,适应从改变自己开始,给自己寻找一个读书的角落,主动去结实学长学姐,参加一个学生团体,用不长的时间去体验一次别样的人生,找到一个老师做你的朋友,培养一个兴趣掌握一项技能”等8件事。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辅导员黄寂然以俏皮的语言进行了网上自我风采展示,“是吃货、爱卖萌,上得了讲台,下得了寝室,我是你们的严师,也想成为你们的密友,……喜欢我就@我吧”,不仅顿时拉近新生与老师的距离,更增进了一份对学校的亲近感。

  秉持“全员育人”人才培养理念,上海师范大学许多学院坚持“辅导员+班导师”模式。该校教育学院、音乐学院、谢晋学院等推选专业教师担任班导师,与辅导员老师密切配合,为新生专业学习做全面指导,给新生带来无微不至的关怀。

  学校各学院为每一个新生班级配备优秀高年级导生,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科学规划学习时间,正确树立人生目标。人文学院在这基础上实行“1+1”模式,即一名党员导生带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共同结对低年级班级,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深化结对内容。

  同时学校将充分发挥“五进”生活园区作用,以园区党员服务站为单位,组织党员老生在生活园区为新生服务,通过寝室走访、站点咨询等形式,帮助解决新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长为新生手绘校园地图

  9月2日、3日将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新生报到日。“带着书香气的图文信息中心”、“渲染着涂料色彩的艺术楼”、“渗透着运动元素的体育馆”……一幅幅学校建筑构成的学校地图,极富创意,吸引眼球。这幅地图是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周鹏同学用“马克笔手绘”的独家地图,是他带着对学弟学妹满满的期待与爱心,以趣味性、开拓宝藏的概念为大家奉上的校园导航地图全攻略,在微信上广为流传。周鹏说,希望在报到当天,新生们能带着微信逛校园,感受由学姐学长们陪伴的幸福校园时光!

  校园里不仅有热心学长,更有贴心导师。据了解,今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收到了导师的联系方式。今年学校538名专业教师成为新生导师,从发放录取通知书那天开始,就主动联系学生,并将在四年内给予新生学业、生活上的帮助。教务处在学期末开设了3次专题导师培训。在此基础上,各学院针对学院实际情况,暑期还分别开设了“导师”培训班,管理学院针对专业教师与学生的配比进行协商,尽量将学生与专业对口的导师结对;并对“导师”进行培训,让其了解各专业培养计划的构成模块,专业情况以及未来在“完全学分制”下的选课模式等。

  ( 24 ) ( 2 )  

  相关阅读:
· 黑龙江大庆:唱响幸福谣 树立好风尚
· 巾帼志愿“朱槿之约” 慈善之举“爱心驿站”
· 200多名志愿者倾听心声 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
· 山东首创"五位一体"志愿服务 小社区建大社会
· 桂林注册志愿者近16万 志愿服务走向常态化
· 世界无车日 志愿者骑行倡导每周少开一天车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78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