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兄弟孝子”用行动诠释“大孝是尊严”
2015/1/13 13:54:50 来源: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在贵门乡玠溪村,有这样两兄弟,20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着年逾八旬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为此,兄弟俩还分工合作,哥哥负责外出打工赚钱,弟弟负责在家照顾老母亲的生活起居。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中包含了多少垂暮老人无奈伤心的感叹。然而在浙江贵门乡玠溪村,两兄弟却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改写着这句流传广泛的“名言”。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着两兄弟尽孝的感人故事,这故事深深感动了周围的乡亲们,成为大家交口称赞的“孝子”。如今兄弟两虽然也成为老人,而且身体多病,但他们却不弃不离,一个外出打工赚钱, 一个依旧每天继续悉心照料着自己的母亲,兄弟俩用实际行动向身边的人诠释着“孝道”的定义,在平凡的生活中细水长流般书写着感人的故事。
  俩兄弟,20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着年逾八旬瘫痪在床的老母亲的故事感动着人们。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说的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仅是人类的美德,在动物界也同样遵行。孝敬父母,不仅是在平时,而是在父母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显真情,也是检验真假的试金石。兄弟俩也是年老多病,仍然坚持照顾着年逾八旬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一天两天容易,坚持二十年是多么需要毅力的坚守?俩兄弟可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他们用一颗感恩之心,孝敬母亲,书写人间大爱,交上一份优异答卷。
  古往今来,人们把善待父母称为“孝”,并有“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之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子女赡养父母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俗话说: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常言道:“小孝是陪伴,大孝是尊严”。笔者以为,大孝是金,金能丢,银能丢,孝心不能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又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长大,还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和生命的依傍。“人间有大爱而无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为人父母有孝子而美,当儿做女以得孝名而荣,后代子孙观父母而仿,这是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我们是他们最大的成功,最大的骄傲,精神上最大的支柱,我们就是他们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最珍贵的“艺术品”。
  孝是爱的源头,是爱的根本,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莫泊桑说: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马克思说: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名言曰: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兄弟孝子”不仅是一种尽赡养父母义务,而是一种美德闪光,传递爱的链接。作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里曾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所以,尽孝要趁早,不要等到人去楼空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否则“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古人李密为奉养母亲,毅然放弃千金俸禄,写下“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兄弟孝子”这样的孝心感动天地,久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如两兄弟。为人子女树立了榜样,应该得值得学习效法的。(左崇年)
  ( 0 ) ( 0 )  

  相关阅读:
· 慈善法充分彰显现代慈善新理念
· 志愿者手绘换乘图 导航员引导大客流(春运那些事儿)
· “公益积分换梦想”计划启动
· 全国宣传推选志愿服务“四个100” 先进典型进入事迹展示和投票阶段
· 慈善组织通过媒体公开募捐拟不受地域限制
· 志愿服务组织实现全覆盖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3738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