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投稿 > 正文
 
傳承《大學》 勇擔使命

2017/3/21 14:59:05 来源:中华经典网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回望過去,千禧年彷彿剛過去不久,歷史的車轍已走過2017.而我也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變成了可以獨當一面的小大人。從不知何為善惡的小孩子變成了修學中華傳統文化的一份子。時代的進步和變遷另今日的生活同過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傳承。作為末學,我想結合自己的經歷發表一些看法。
    記得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過年。因為不僅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還可以和很多平時不常見到的小哥哥小姐姐一起玩,並且收到來自長輩的壓歲錢。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媽媽們包餃子,爸爸們打麻將,小孩子們熙熙攘攘的玩在一起,出去玩煙花,瘋跑幾圈回來抓起剛出鍋冒熱氣的餃子迫不及待的塞進嘴裡被大人們點著腦門喊饞貓,在新年倒計時的時候舉杯祝老人身體康健六時吉祥,在鞭炮聲中迎來新的一年的到來。而一大樂事就是孩童們互相比誰吃到的象徵好運的餃子中的硬幣多。那時候的生活條件雖然沒有現在這樣富足,但是一家人熱鬧在一起的“年味”是無可替代的。隨著時代的進步,手機電腦的普及,逢年過節的問候從傳統意義上的“串門”放親友,變成了用短信微信等方式的話語。雖然心意也能被傳達到,但是冰冷的電波無論如何還是沒有辦法傳遞親情的溫度。一家人雖然還能坐在一起吃飯,但是閑下來的時間少有像從前一樣抓著瓜子圍在一起嘮嗑,而是各自低著頭抱著手機看微信搶紅包。放煙花和炮竹的人較曾經而言少了很多,雖然有些失望于不能欣賞煙花綻放的美麗,但是好的方面是這樣可以給天空少帶去很多污染。同樣過年期間也有很多要注意的習俗。比如正月內不可以理髮,初一到初三不能動掃帚不能倒垃圾,初一的時候不能動剪刀等等。不瞭解的地方可以去詢問家裏的老人這樣就不會由於無知而犯了忌諱。
    我的姥爺在他們那一軰中是家裏的老大。但是自從姥姥姥爺去世後,和親人們的走動就少了很多。今年適逢二姥爺的八十大壽,在舅舅們的張羅下,兩大家子人終於又聚在了一起,彷彿又回到了從前過節的場景。大人舉杯暢談,各自講著近些年的見聞。唯一不同的是,我從席間玩鬧的小孩子變成了看著外甥女們玩耍,和長輩們說著自己經歷的年輕人。長輩們對我學習傳統文化有很多的疑問與不解,覺得我放棄考取“九八五”“二一一”類的院校,只拿一個大專證很可惜,畢竟我曾是同齡孩子中學習最好的一個。而我卻叫他們放寬心,因為生活的快樂幸福與否不取決於學歷的高低或是知識的多少。而是在於行好事,做好人,並且能做到《弟子規》中說到的“德日進,過日少。”傳統文化的教育已經斷了快三代了,而文化是一國立於世界之林不敗的根本。既然接觸了而且修學了傳統文化,就有義務將至發揚傳承,不能做令傳統文化在我們這代徹底斷掉的不肖子孫。老祖宗的東西是要我們跪著從上一代手裡接過來的,不僅是擔子重,而是要我們以至誠恭敬的心修己而後渡人。《論語》有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你的行為,不論好壞都會給周圍帶來影響。比如席間我做的很端正,我的外甥女看見了本來是在座位上歪歪扭扭,也一下子坐直了起來。小孩子都很純潔很好教,上行下效時間長了他們的行文也會端莊穩重起來。而當老一輩不在的時候,最親的人就變成了我們這些兄弟姐妹。姥爺曾教導媽媽他們要“有老又少”,親戚間要多走動,不可以走死了。《大學》中也提到“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強調的就是齊家而後治國的重要性。所以有空的時候,要多去看看老人。長輩們需要的並不是金錢或物質上的供養。其實你只要去看望他們,哪怕什麽都不做他們也會笑的很開心。如果可以邊給老人洗腳邊聽他們講從前那個年代的故事習俗,你會發現比抱著手機有意思的多,而不至於老人家們都不在了才去後悔。
    天下興亡,我的責任。作為瑞林書院的第一批大專生,我們的使命光榮,重大且道遠。我們的一言一行必須慎而又慎,因為我們代表的不是自己,也不僅是瑞林書院,更多的是國學的“臉面”。我們做到什么樣眾人對國學的理解就是什麼樣。所以前進的同時我們也要保持低調。木秀於林,风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羽翼未豐時謙虛低調会赢得眾人的幫扶,稍有成就依然低調会赢得眾人的敬重。從紛亂的矛盾和利益中理出頭緒很難。從躁動的情緒和慾望中穩定心態更難。所以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駐心於經典。為善最樂,读书更佳。只有經典才能盪滌我們在紛亂的環境中被染著的內心。
    願我以及各位同學,在新的一學期讀大學,行《大學》,做一個不愧於中華萬姓祖先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

  ( 0 ) ( 0 )  

  相关阅读:
· 怀念书院的忠诚卫士----嘟嘟
· 岁月有感
· 童稚笑颜着汉裳 传统文化新篇章
· 天下父母
· 亲近传统文化 感受瑞林风采
· 不忘本来 开辟未来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6828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