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投稿 > 正文
 
在文化传承中坚定民族自信
2017/3/22 16:53:51 来源:中华经典网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说到今昔变化,从我出生到现在的二十几年,应该是中国发展很迅速的二十几年了。比如小时候吃饭爱剩饭的时候,爸妈总是跟我们说:“我们小时候吃口白米饭都开心得不得了,你还剩饭。”可是现在,白米饭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每餐必备的主食。比如小时候,父母让我穿哥哥姐姐穿小了的衣服的时候,爸妈会说:“有好衣服穿就要知足,我们小时候过年才穿一次没有补丁的衣服。”可是现在,淘宝等方便快捷的电商让我们都成为了“剁手一族”, 柜子里的衣服多的放不下,却没有几件是经常穿的。比如小时候,我不愿意坐公交车去上学,非要爸妈开车接送,妈妈就会说:“我小时候,连公交车都没有,每天上学不管学校多远,都是一步一步走去的。”以上都是我从家庭的小事中看到的今昔变化,不得不说,中国的经济是发展了,可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却丢失了。
     因为米饭的价不高,我们忘记了“粒粒皆辛苦”,丢失了节约的美德;因为衣服样式的繁多,我们忘记了老一辈“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丢失了“节俭”的美德;因为交通工具的便利,我们忘记了欣赏路边的一草一木,它们从过去的“生机勃勃”变成了现在的“灰头土脸”。时代发展是对的,但是传统文化也不能丢。
     说到传统文化,我认为它在生活中的最大体现,不外乎就是过年了 。现在总听的人们抱怨说现在过年都没有年味儿了,那么,什么是他们所怀念的年味儿呢?过去小孩子过年一定要早早买好新衣,端端正正叠好放在床头,等着初一一早再穿。有哪一年商场快停止营业了还是没有备好新衣服,真是急得快哭出来。后来,有了全年无休的商场超市,就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地囤积年货,而新衣服早早就穿上身,不再“延迟满足”留到年初一。过去贴春联用的都是现熬的浆糊,浆糊粘上的春联非常瓷实,光刮掉前一年的春联就是个大工程,非半天时间搞不定,还得全家上阵累得满头是汗,再接着熬新一年的浆糊,爬高上低把春联贴得里里外外满满当当。后来,贴春联很少人家用浆糊了,随便的透明胶纸一粘,费不了十分钟功夫。过去的年夜饭都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忙活,有的择菜,有的洗菜,有的掌勺。小孩子们就算不会做饭,也会偶尔绕道厨房里偷吃几口。后来,年夜饭越来越丰盛,也越来越吃不出不同。记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精简,到最后连对过年的期许都精简掉了,才渐渐觉得丢了什么。
    丢失了什么呢?就是祖辈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和文化。时代迅速发展是当今之必要,可是这不能成为文化传承逐渐进入坟墓的原因,反而正是因为时代发展的越来越快,我们才更要牢牢的记住我们中国的文化,把它们传承发扬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为成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自豪。中华民族有了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才会更加自信的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 0 ) ( 0 )  

  相关阅读:
· 怀念书院的忠诚卫士----嘟嘟
· 岁月有感
· 童稚笑颜着汉裳 传统文化新篇章
· 天下父母
· 亲近传统文化 感受瑞林风采
· 不忘本来 开辟未来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0804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