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义工申请 义工快讯 义工百科 义工动态 媒体聚焦 义工风采 活动专题 公益新闻
老孔墨政治理想之比较
2009/7/20 10:49:00 来源:中华经典网 编辑:中华经典网  浏览:8791  【打印


    孔子对“周礼”则是崇拜得无可复加。他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恢复“周礼”。为了恢复“周礼”,他从政事、收门徒,游列国,作《春秋》。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见,孔子对以“周礼”为核心的周文化是何等的推崇!《论语·述而》载:“子曰: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周代礼乐制度的基础,孔子对他梦寐以思。
    对于“礼”的要求,《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把礼作为治国的根本,是西周以来的传统思想。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仍坚持“为国以礼”,不过,孔子对周礼的态度既有继承,又有超越和改造。“国之命在礼”,“为国以礼”集中反映了孔子对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他还强调“齐之以礼” ,把“礼”的范围扩大到民间,突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界限。
    孔子认识到“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记·礼运》载:“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调制度。”《礼记·典礼》也载:“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如果不遵守礼,则会出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的现象。孔子还认为,“礼”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所以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 
    墨子对周礼基本上是持反对态度。墨子的最高信仰是“天志”。他公开宣称:“子墨子置立天志,以为仪法。”反复强调“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度量天下。”他进一步说明“我有天志,此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他用“天志”去衡量“天下士君子”和社会行为规范,排除儒家主张的“礼”对社会的指导作用。

0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 官方邮箱:zhjdorg@163.com 电话:0311-86991907 经典网官方QQ群:129272535官方微信号:zhjdorg2013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