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从《刘老根》热开始, 赵本山第一次用货币衡量他以影视作品创造出来的品牌价值。当时,据评估公司简单计算,“刘老根”商标的价值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这个数字和《刘老根1》在央视拿的400万元有天壤之别。
意识到品牌后的巨大商机,赵本山马上派经纪人赵刚去北京紧急注册“刘老根”商标。如果说赵本山亡羊补牢的举动未免有些马后炮,那赵本山随后一系列对品牌的反应则表现出他的确是一个一点就能通的“聪明人”。
当年3月,刘老根民间艺术团成立;4月,沈阳中街的老字号“大舞台剧场”被冠名“刘老根大舞台”;6月,凭借两部《刘老根》系列剧为辽宁省两个城市(丹东、铁岭)开发两个旅游景点“龙泉山庄”,赵本山被沈阳市政府委任为旅游形象大使;8月,赵本山筹拍《马大帅》的消息刚出,商家即蜂拥而上,抢注“马大帅”商标。自此,赵本山成为商家看好的绩优股招牌,而最主要的是,赵本山现在对自己的品牌价值越来越有数,因而他算计得也越来越明白,出击也越来越主动。
农民本色:赵本山问计现代管理
在电视锯《刘老根》中,那个一心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刘老根,却在企业做大做强后,遇到了比贫穷落后更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管理?
在电视剧中,那个有着农民智慧的刘老根,被自己的亲朋好友们整得焦头烂额,那生活中的赵本山呢?
“其实我是93年开始做公司,可能在艺术界这个圈内我做公司最早,另外在东北我有一个很好的空间,有一个信誉度。刚开始,我家的公司跟《刘老根》初期创业时基本上差不多……我哥哥、小舅子、媳妇都在公司里边,后来适应了不到一个月,我媳妇自己就要求,我别在那儿掺和了。我不可能天天去管理公司,我应该把脑子都放在艺术上。我在公司是什么呢,别人管我叫董事长,其实就是一个公关的,就算是个公关小姐吧。有点啥问题了,有点啥需要认识一下,我出面,因为大家都愿意跟你聊,跟你吃顿饭,可能就建立这么一个信誉,其它都交给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