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这番话,揭示出私人企业的普遍问题。好在赵本山从一开始就想开了,放权了,那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不可能事必恭亲的照应。
当二拄子、大辣椒、药匣子们与诸如董事长、企业集团、薪酬体系等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令人大伤脑筋的时候,也就是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发生大变革的时候。向改革要出路,刘老根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旋涡里磨练出来的新型商人的代表。
从这出剧里最受益的,当属赵本山。有人说演员这个职业的最动好处,是能将剧中角色的生活都活一遍。当时已经创立私人企业的赵本山,当他一句句背着刘老根的戏词儿,一遍遍琢磨整出剧的矛盾冲突的时候,他真的“入戏”了。
从《刘老根》电视剧走出来的赵本山在“刘老根大舞台”开业伊始,就亲自明确规定“所有人来看戏必须自掏腰包,本剧场不设招待票。”这条对后来企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规定,明显地是受龙泉山庄(刘老根大舞台)管理漏洞的启发。而当对“刘老根大舞台”进行集约经营,在全国连锁发展的战略付诸实施,能够在短短3年里发展到9家直到打入北京,靠规模经营获得规模效应,赵本山(刘老根)的现代化程度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企业即人。在龙泉山庄里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员工)其实好管理难就难在像药匣子、丁香这样的“人才”。等到赵本山创办了“刘老根大舞台”,吸收了东北各地的二人传演员为徒弟,当这些靠走江湖卖艺、靠粗口和黄段子谋生的“野马”纷纷加盟之后,赵本山“从屎窝挪到了尿窝”——“我这些年头发白了这么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让他们闹的。”面对杨澜的采访,赵本山实话实说。
赵本山回忆:“刚开始建这个团的时候,我接触这帮人,我家里人、崔凯老师,还有很多朋友都反对,说这帮人谁管得了,什么都敢干,你现在是什么人啊,跟他们操心干啥玩意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