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京举行。图为中外嘉宾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参观“考古与中华文明溯源展”,该展是本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推出的配套活动之一。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深刻意蕴,需要深入学习领会。
向世界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关乎国家发展,关乎中国形象,关乎文明交流互鉴,关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任务,系统把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新形势和新路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文明影响力不断提升。正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中强调,中国期待同各国携手创造有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各国既面临新的风险和考验,同时也拥有新的发展机遇和进步前景。中华文明以其突出的包容性与和平性,不断为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中华文化、研究中华文明,期待我们的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能满足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样也会为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大国发展既是硬实力的发展,也是软实力的提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让世界真正理解中国的历史传承与民族特性,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形态,真正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以文化自信自强的态度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文明得以创造的前提,也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根本所在。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思潮涌入中国,对传统文明秩序造成巨大冲击,“文明蒙尘”的历史教训说明,一个国家会因为文化主体性失落而丧失独立自主,沦为强势文明的附庸;没有文化主体性,国际影响力更加无从谈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了巩固文化主体性、赓续民族精神血脉的历史使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两个结合”就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以文化自信自强的态度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立足当下,发展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固树立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文化主体意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关键在于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只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才不会在当今世界文化激荡中迷失自我。只有坚持文化主体性,才能揭示出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背后的思想与精神力量,为推动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持续精神滋养,并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世界历史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世界是文明交往的产物,世界历史正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观点。
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曾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独特贡献。张骞通西域,使中国的蚕丝和冶铁术传入西域,后人沿其足迹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建立了中国同中亚、西亚乃至南欧的直接交往。郑和下西洋,不仅给当地民众传授了城市营建、造船、冶炼、中医诊疗等技术,也传播了冠服、瓷器、茶叶等中国文化。中华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灿烂的科技文化创造、独特的制度设计,其影响力在交流互鉴中得以提升。
现如今,中华文化依旧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探寻文明发展之路。在2023年3月15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在这一倡议指导下,我们加强中西古典学交流,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解决现代世界问题提供启示;我们加强全球南方国家文明交流互鉴,使各国文化传统多样性得以彰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力量。
文明交流互鉴也是中华文化的活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华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交流互鉴中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自我超越;中华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同其他文明取长补短中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无论是唯我独尊的文化保守主义,还是自我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都孕育不出文化强国。积极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传播力与影响力,在世界文明之林中彰显自身独有的风格与气派。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需要以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作为重要支撑。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要求,为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确了实践路径与方法。
完善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在当前舆论环境下,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是一项需要通盘考虑、统一筹划的系统性工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下积极开展国际传播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特别是要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有力有效开展舆论工作。整合传播资源,强化地域特色,推动地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必须反映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要求,着重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形成一套能够反映当代中国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的话语与叙事体系,供不同传播语境移植与拓展,在国际传播活动中建构起情境各异而内核一致的叙事。采用贴近不同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兼顾个体叙事与集体叙事,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
创新开展网络外宣。在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传播背景下,国际传播迫切需要用好技术手段以赋能增效。提升大数据对国际传播内容生产的赋能,加强对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分析与行为分析,使网络外宣内容与用户的地理位置、内容偏好、情绪状态精准匹配,实现“信息找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宣传内容生产与传播效能,如图文、视频、交互页面等多模态外宣投放,多语种外宣产品同步发布,以及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跨文化互动等。
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新媒介,提升对外文化贸易竞争力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不少文化产品在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经典与东方美学热潮,成为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发展优势转化的成功案例。应当着力加强文化产业出海战略布局,加大对文化企业“出海”的扶持力度,支持引导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加快提升转型,实现文化产业链的整合提质,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