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人物小传
黄来女,女,1985年8月出生,广西合浦县沙岗镇人。现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
在父亲重病的情况下,黄来女克服种种困难,勇敢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勤工俭学。2005年,获国家奖学金,并获校优秀团员、校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称号;2006年获人民甲等奖学金、武汉大学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称号、湖北省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称号、湖北省大学生文华科技品学奖;2006年当选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07年5月4日,获得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金奖荣誉称号。
一边精心照顾着重病的父亲,一边继续完成着自己的学业,依然是独自撑起一个家的全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该院2007级的保送研究生黄来女,带着病父上大学的事迹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面对荣誉与光环,黄来女头脑清醒:生活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走下去。
租来的一间约10平方米的陋室,就是黄来女和父亲共同的家。除正常完成学业外,她还兼职挣钱。每天,她要定时给父亲打3针胰岛素,父亲的吃喝拉撒睡,全靠她来料理。这间陋室里,墙上有贴画,黄来女的床前还有小塑料花等简单的装饰物。
黄来女说,越是艰辛,人的精神越要振奋。 2006年9月13日晚,黄来女在给武汉大学新生作报告时说过这样一句话:“遭遇困境时,相信困难总会过去,不要钻牛角尖,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当时你觉得无法承受的事,回头看会觉得不过如此而已。”
父亲教会她坚强地面对生活
“1985年,因为家里来了个女孩子,所以得名黄来女。”广西籍的黄来女说。 黄来女的辅导员李勤老师说,她是个很阳光的女孩,热爱生活,酷爱学习。
然而,生活却有点不爱她。在黄来女还没有记忆的时候,母亲就离他们父女俩而去;她的父亲没有稳定的工作,因而也没有固定的收入,她从小就随着父亲的生意,四处漂泊;她酷爱学习,也善于学习,但因为贫困两度辍学;当她进入大二时,苦难的父亲重病接踵而至,不止一次的脑出血和脑梗塞、糖尿病、膀胱癌……
问黄来女哪儿是自己的家,她说,爸爸在的地方就是家。在黄来女的记忆中,他们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好好待过。在一篇散文里,她写道:“故乡对自己而言,只是一种感情的归结,是生命中一些有意义的日子的集合,如此而已。” 她从小就随着父亲谋生的路径东奔西走,做糕点、卖艺、做豆腐脑,父亲甚至还会缝纫,也懂点中医,还会拉琴……于是,什么有市场,哪里有生意,他们就往哪里跑。颠沛的生活并没有改变父女俩生活的困境,黄来女上小学三年级时,不得不辍学与父亲一起谋生。
黄来女说,虽然从小就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日子过得很清苦,但从不凄凉。因为爸爸是个坚强的人,是个很会生活的人,他总能苦中作乐,绝处逢生。更为可贵的是,他竭力地在贫乏的物质世界中,保持一种精神上的优雅和富足,比如他在文学方面对自己的影响。父亲的这种生活态度深深地影响了黄来女。
当年那个辍学后推着三轮车,到偏远的村庄去卖糕点的小女孩,2003年以7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入学后,靠贷款和勤工俭学,不仅读到了大四,而且还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本科毕业后,她又通过了武汉大学保送研究生的考试。
有情就会有力量,有爱才会有阳光
2005年1月18日,黄来女的父亲来到武汉,打算陪女儿一起过个年。哪知,那天傍晚,父亲突然倒在地上,呕吐不止,最后诊断是脑出血,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
那时,还在期末考试的紧张阶段,但每天都有班上的同学轮流来看望黄来女,给她买来很多好吃的,陪黄来女在医院过夜。寝室的3位同学都拿出了一两千块钱给她应急。她的英语老师听说了这件事,连夜送来了3000元钱……黄来女父亲的第一次大病就在班级的帮助下熬了过去。腊月二十七,她父亲出院了。
想不到的是,出院不到6天,正月初三的夜晚,黄来女父亲再次发病了。这一病,她父亲神志丧失,右身瘫痪,不认识黄来女了。黄来女说,那种感觉很残忍。加上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她父亲在特危病房里每天要花一两千块,寒假学校找不到人,打电话向亲戚求助,他们却让她放弃对父亲的治疗。 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学院的李勤老师给了黄来女以极大的帮助。用黄来女的话说,每次李老师到病房来,感觉就像阳光照了进来。《武汉晚报》登载了黄来女的新闻之后,很快社会上的捐款达到了7000多元。
在后来的一年时间里,黄来女的父亲先后六七次因为脑梗塞、糖尿病和膀胱癌住进了医院。
令人难堪的是,父亲便秘,又不能自理,黄来女一个大姑娘家急得团团转。看着父亲一脸紫红,女儿心痛了,她横下心,蹲下身来,用手为父亲解决难题…… 医生说,恢复神志的关键是做体疗,这样还能节省一些医疗费用。于是,黄来女学会了基本的体疗指法。每天中午,她赶到医院给父亲做体疗,费劲地替父亲按摩手脚,寒冷的冬日里累得满头大汗。
或许,女儿的指尖连着父亲的心。一天傍晚,黄来女正在给父亲按摩,突然听到父亲的喉咙里发出了“噢噢”的声音,两眼发出亲切柔和的光芒。“爸爸!”她不禁惊喜地喊出了声,父亲点了点头,眼角两行泪水淌落下来。 很快,医生过来了。“没错,你爸爸恢复了神志,还有可能重新开口说话。这真是一个奇迹啊!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你作为女儿的孝心唤醒了父亲……” 父亲终于醒过来了,他轻拍着女儿的肩膀,“乖……女……”父亲终于开口了。“爸爸,我是来女,是你的乖女儿啊……”此情此景,令在场人无不落泪。
黄来女说,在这最最艰难的一年里,给她最直接和及时帮助的,是学校。全院同学先后3次自发地给她捐了3万多元钱。2003级学生党员除带头主动捐款外,每个人还给黄来女写了一封信,鼓励她战胜困难。一位同学在信中这样写道:“想帮助你渡过这个难关,绝对不是出于同情!因为你不是弱者,而是真正不畏艰难勇于面对生活压力的强者!我是被那种坚强的精神所感动,是想支持你的那种精神。”
黄来女也是一部书
2006年刚开学,黄来女为新生上了第一堂课。许多新生听得泪流满面,他们为这样的师姐感到骄傲。
“从同情到感动再到崇敬,黄来女的事迹带给我的是思想的升华,是灵魂的震撼。能击倒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没有什么坎是绝对过不去的。遇到困难时,想想黄来女吧——哭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于是我宁愿选择笑面人生的挑战!”
“佩服她处乱不惊,赞赏她的坚强独立,欣赏她的乐观阳光,理解她的简单快乐,以及她的孝心和感恩心态。”这是黄来女的同学的感受。 说起简单快乐,她的同学说,黄来女很容易满足,朋友送的一个小风车、一条手链、一幅画像,都可以让她很开心。一朵红梅,一簇绿草,都可以让她驻足欣赏良久。
黄来女说,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太阳下山的时候,自己可以回家,而不是去医院,那就是幸福的。自己终于可以再回到学校上课,可以坐在教室里听课。同学隔三岔五地到自己家来聚餐,大家每次都买很多菜去,小小的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说,黄来女这位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优秀大学生的出现,与她的成长经历、父亲的教育分不开,同时也是学校、学院培养教育的结果。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说,现在独生子女众多,他们中有不少人出现“精神缺钙”现象:不能吃苦,经不起挫折,依赖性强,缺乏“关爱之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正因如此,体现在黄来女身上的“自立自强、坚持不懈、有责任感和责任心、关爱家人和社会”的精神才显得弥足珍贵,成为时代的“精神钙片”。 黄来女说,自己接受了那么多的帮助,她没有办法一一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但她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努力地改变自己的生活,照顾好父亲,坚持优秀地完成学业,然后在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会尽力地去帮助更多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顾兆农)
模范感言
遭遇困境时,相信困难总会过去,不要钻牛角尖,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当时你觉得无法承受的事,回头看会觉得不过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