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前不久,美国《华尔街日报》专门使用Dama(大妈)这个用汉语拼音得来的单词,关注中国大妈不容小觑的黄金购买力。
有人统计发现,牛津英语词典目前已经收录了大概1000个含有中文渊源的词,其中除了“大妈”这些新近在新闻上走红的词汇,还有类似taikonaut(中国宇航员)这样反映中国航天影响力的科技词汇。
语言是思想文化交流的载体。在词汇上的“中为洋用”,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源于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中国的日益发展壮大,已经到了西方国家不能再漠不关心的程度。对此,位于美国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主席保罗·帕亚克评论称,中文影响力在整个21世纪将会一直持续。
而从这些热词中,我们也看到世界看待中国的方式也在改变,由宏观的国家意识形态,转向微观的社会生活;由功利的政治经济研究,转向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关照;由带着偏见主动探寻,到站在中国角度分析和理解刚刚发生的事实。这样的变化虽然细微,却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趋向性变化。
作为世界工厂,我国每年向全世界输出90%以上的打火机、纽扣、衬衣,让全世界都享用到中国创造的物质成果。但长期以来,我们主动输出的有影响的文化却寥寥无几。在西方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来自中国的文化元素,大多还是服装、名胜古迹、功夫等碎片化的表意符号。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出于不同目的针对中国的误解、扭曲甚至妖魔化舆论也此起彼伏。
一个国家经济强大并不意味着就是大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但在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文化产品、文化符号还是思想理念,都有着较大的差距。
中国文化渴望世界舞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的国际地位,需要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中华文化。中国文化需要走出国门,传播我们的和谐理念、完善中国的当代表达、树立中国的新形象,以中国文化的地位和感召力,实现中华儿女对中国文化大国地位的期许,满足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渴望。
世界也需要中国文化。从《马可·波罗游记》到18世纪风靡欧洲的“中国风”,再到当前欧洲持续涌现的“汉语热”“中国热”,都说明世界各国对中华文明的向往。特别是近30多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对包括思想、价值观、发展道路、社会制度在内的中国“大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渴望与中国人民分享体验,共同面对彼此互通的各种问题。
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我们曾经是忠实的倾听者。鸦片战争后,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国家坚船利炮中猛醒,提出了“洋为中用”的理念。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人又提出“拿来主义”,主张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来改造中国文化。直至今天,中国文化以其包容和谐的理念,消化吸收一切对中国有用的外来文化。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们不对本国文化自以为是,也从不强迫别人接受中国文化。历史上,无论是丝绸之路、四大发明还是郑和下西洋,中国的文化传播,从来都是为了分享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互信。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从来不缺少倾听者,“中为洋用”就成为事实中的一种可能。而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就需要我们传播好中国文化。
2011年,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一位坦桑尼亚女观众说:“这部连续剧很有意思,能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最重要的是,它讲述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而且是通过我们的语言。”
当中国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的时候,世界各国开始过起热闹的春节。每到春节临近,马来西亚的街头到处能听到“恭喜发财”“一本万利”等春节歌曲;巴西人也会学着中国人的样子,买一个福字倒着贴;泰国不同种族的人们也学会了用中文互致新春祝福……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年”由好奇、欣赏直至加入欢庆。
其实,无论是一部家庭剧的意外走红,还是中国春节在海外的被追捧,都表明了一个共同的理念:文化交流既是涉及国家发展的宏大主题,同时又是深入社会末梢的生活细节。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曾以其智慧和美感,对世界文化产生过极深刻的影响,如今,它又有了很多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内容。
因此,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融入当代生活,以国际友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好中国精神。将传统中国文化融合时代精神,以现代视角满足受众需要,让世界了解一个鲜活的中国,认可昂扬向上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前景可期,中国元素也必将会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