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中国声音,世界聆听——2013年9月21日,第32个“国际和平日”,儒家文化合唱交响乐《人文颂》响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我从这里懂得‘中国人’。”法国前卫生部部长罗斯琳娜·巴什洛感慨。打动她的是“仁义礼智信”五大乐章,更是其中包蕴的生命态度、价值理念。
中国形象,世界倾心——2012年11月23日,“文心铸魂”雕塑展走进罗马威尼斯宫。孔子、老子、齐白石,一尊尊中国文化伟人铜像卓然屹立,风骨鲜明。“我听到了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总统办公厅主任里佐心醉神驰。他读懂的是雕塑,更是和谐、和平与人性之美。
承载着中国精神,越来越多的文化作品走向世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于美轮美奂中高高托举起一个“和”字;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火红斗拱诉说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它们都打着鲜明的“中国烙印”,传递出独有的价值理念,而其产生的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力,无疑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最好的注脚。
文化复兴,立足于对已有文化的扬弃,软实力的壮大,根源于自身得以滋生的那片土地。古今中外,从没有过照搬异质文化而大放光彩的例子,也没有根基不牢而枝繁叶茂的文明。涵养软实力,民族文化是我们不可脱离的沃土;与优秀传统越贴近,软实力越能产生“硬效应”。
无论何种形态的文化产品,最核心的生命力源自其包蕴的道德追求与价值观,这既是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框定着文化激流的河道与航向。
“小胜在智,大胜在德”。从文化软实力发生作用的内外两个维度来看,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都不可或缺——
当人与人友善相处、全社会风清气正,个体的幸福指数便持续走高;当诚信缺失、冲突频发,正常的生活生产都难以维系。对国内建设而言,举国上下的道德状况与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民族凝聚力、发展驱动力的强弱。
当中国留学生异国他乡勇救落水孩童,我们从围观者眼中看到了善意与欣赏;当走出国门的游客高声喧哗、信手涂鸦,世界投来的目光也随之冰凉。对外交往中,每个公民的道德认知与行为自觉,直接影响着一种文明的被接受与被尊重程度。
我们历来重视道德建设,并久久为功培养道德自觉。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渐凝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揭示的“最大公约数”凝神聚力,铸炼出坚不可摧的兴国之魂。而几乎每一个关键词,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表述。
19世纪20年代,英国学者罗素写下《东西方文明比较》,盛赞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坚强毅力以及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一战之后,梁启超游历欧洲,哲学家蒲陀罗言之谆谆:“你们中国,着实可爱可敬……我望中国人总不要失掉这份家当才好。”他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世代流传的美德基因。今天,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最美人物”……无数张平凡面孔集体讲述着“爱”的故事,描画出新时期的精神风貌,也带动全民为构筑道德高地加瓦添砖。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曾对“中国的脊梁”给予毫不保留的赞美;“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屡为仁人志士发出热切讴歌。支撑这些高贵灵魂的,是因爱国而生的革命精神与献身勇气,是救亡图存的共同梦想。今天,一个一脉相承的新梦想从中国大地起飞,带着关乎国计民生的温度,深植于每个中国人心里。中国梦,人民的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迅速凝聚起最广大的力量,也和世界人民的梦想相通,赢得了来自国际的赞誉与尊重。
传统文化蕴含奇珍,也有诸多不足。要想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就要剔除其中不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部分,并理性吸取外来文化之精华,“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道德提升,任重道远。它不只是国家、政府的任务,更应是每位公民的自觉担当。
价值追求如果只由少数典范体现,自然曲高和寡,缺乏大众性和生命力;只有人人贡献嘉言懿行,才能写下中国人的精神史诗,奏响壮美的道德交响。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曾说过:“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反之亦然——大家好,国家、民族才会好。我们要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尽力书写好自己的道德句段,让国家民族的德行篇章熠熠生辉,百世流芳;让中国笑对世界,展现出“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美丽的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的地区与世界大国形象、亲和而有活力的开放大国形象”。
因为,“凡我在处,便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