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近年来,河北省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以“知为先、行为重、知行合一”为关键,在燕赵大地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和主动践行,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河北落地生根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
抓认知,“善行河北”家喻户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知行合一,论先后,知为先。在开展“善行河北”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强力组织发动、广泛宣传普及、抓好融入贯穿等,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道德责任感的认知,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基础。
组织发动推动认知。强化道德认知,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道德建设。省委省政府站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高度,印发了《关于广泛深入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意见》,制定了《“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方案》,要求全省上下广泛开展以“大兴互助、诚信、敬业、勤俭、孝敬之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各市县、各级文明委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把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层层动员、广泛发动、人人参与,普遍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善行河北”的“大合唱”,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宣传普及推动认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引导。我们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工具和宣传手段,不断拓展和深化“善行河北”活动,进一步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基本内容的普遍认知。以理论析“善行”之理,举办研讨会、座谈会,组织专项课题攻关,发表系列研究阐释文章,不断深化道德建设的理论指导。以新闻说“善行”之事,省内主要媒体普遍开设专栏、专题,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互动、党报党刊与都市类媒体联动,形成宣传报道的强大合力。以文艺演“善行”之情,使道德楷模事迹进入文艺作品,组织开展“善行河北”主题文艺演出、万场道德主题电影展映等活动,推动善行善举成为文艺主旋律。以社会宣传强“善行”之势,组织时代楷模报告团进行巡回报告,在城市公共场所和各种社会媒介大量投放“善行河北”宣传标语、公益广告,在农村广泛绘制“善行河北”文化墙。通过各种宣传方式相结合,营造了崇德扬善的强大声势。
融入贯穿推动认知。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融入贯穿到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具体实践,才能更好地让人们知晓和理解。我们坚持强化督导考核,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党员干部学习教育、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把“善行河北”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融入选人用人全过程。我们坚持强化学校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善行河北”贯穿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列入学校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程。我们坚持强化社会治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善行河北”融入到经济发展、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之中,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
促认同,“善行河北”让人心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认同,并由衷地转化为自己的自觉信念,必须设计好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主题,解决好群众的道德诉求,借鉴好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才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取得令人认同、让人心动的效果。
以百姓易于接受的“善”为主题促认同。“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行在人民群众中世代传承,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根基。“善”也与河北历史文化资源相契合,河北人民自古就有自强不息、践诺重义、积德行善、勤劳善良的优良传统。从“善”入手,以“善”领行,易于激发我省广大群众的内心共鸣,调动起人们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以道德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认同。满足道德利益是推动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保证。“善行河北”活动从一开始就紧紧围绕群众的道德诉求,紧紧抓住群众关注的影响社会风尚的突出问题,一手抓道德治理,一手抓弘扬新风正气。省文明委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成员单位梳理找准群众对本行业最不满意、有碍社会风化的突出问题,加大治理力度,以道德建设的成效取信于民。省卫计委、通信管理局、交通运输厅、旅游局、食药监局、住建厅六部门,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乱开药、大处方”、手机垃圾短信、出租汽车“拒载、宰客”等问题,相继采取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我们宣传弘扬了一大批以“善行河北”活动改善社会风气的先进典型,如“油条哥”刘洪安做良心油条,带动众多商户成为良心“馒头哥”“豆腐姐”“蔬菜嫂”。沧州市数年如一日加强道德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好人之城”等等。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善,赢得了人们对“善行河北”活动的广泛支持。
以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做法促认同。“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充分吸收借鉴了一些地方以群众为主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益经验,使群众在主动参与中提高认同感。比如青县以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切入点,从抓家庭美德方面的好人、道德模范开始,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扩展到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十年如一日坚持公民道德建设,坚持评选社会好人和道德模范,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青县现象”。“善行河北”活动吸收借鉴青县等地的有益探索,在全省上下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月评河北雷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等活动,在各行各业树立人们身边的典型,让广大群众在发现典型、推荐典型中学习典型、提升自我。这些行之有效又简便易行的方式做法,提高了群众对道德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重践行,“善行河北”善行如潮
知行合一,论轻重,行为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引人向善的精神理念,更是需要付诸行动的价值准则。“善行河北”活动坚持“意在善、贵在行”,就是要引导群众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做到自觉践行,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积小善成大爱,最终汇聚成善行的大潮。
搭建平台承载“善行”。“善行河北”活动开展以来,全省11个市都以“善行河北”为主题,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道德活动平台,如石家庄市的“学雷锋 倡善行 树新风 建设幸福石家庄”、承德市的“积善承德”、邢台市的“善行邢襄 情暖泉城”、廊坊市的“爱在廊坊”等,都已成为当地道德建设的品牌,推动了活动在城乡各地的广泛开展。
培树典型带动“善行”。“善行河北”活动开展以来,河北大地呈现了“好人井喷”的喜人局面:“爱心小院”高淑珍、“大孝闺女”周汝珍、大爱仁医吴殿华、“给盲人送来光明”的盲人校长穆孟杰、诚信“油条哥”刘洪安、“如山的脊梁”范振喜、科学发展带头人吕振华、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郭娜陆地航空班以及“最美农民工”王俊旺、“最美学警”李博亚、多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张珊珊等“道德90后”群体,等等。两年多来,河北省发现和推出的道德模范、“河北雷锋”“身边好人”达10000多名,“中国好人榜”河北月度入选人数连续多次位列全国第一。
政策机制保障“善行”。在“善行河北”活动中,我省大力完善相关政策,切实保障那些积极行善业、做善事的人的权益,形成正向激励机制。一是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授予善行善举典型人物荣誉称号,号召全省人民向他们学习。二是在物质上给予扶持和帮助。出台了《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关于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实施办法(暂行)》等规范性文件,对见义勇为人员和生活困难道德模范人物的权益保护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提高了奖励资助,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全国及省级道德模范享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三是建立稳定的社会关怀机制。成立各级志愿服务基金会,引导建立一大批群众性的好人后援会,常年开展关爱、慰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活动,使新老道德模范及其家人生活有保障、有依靠、有尊严。正是这种“好人好报”的政策导向,使人们真正感受到,在燕赵这片热土上,当好人、做好事不吃亏、有好报、受尊重、有光彩,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形成了好人好事越来越多、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的良性循环。
以知促行、以行强知、知行合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鲜明特色。我们要继续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大功夫,不断深化拓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在活动的深度、广度、力度上采取硬措施,在活动的广泛性、群众性、参与性上探索新办法,在活动的渗透力、影响力、感召力上取得新成效,为河北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作者系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