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传统中医 国学教育 儒学人物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党建园地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项目发布  产品发布  加入联盟  场地租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知、信、行、成”
2014/4/15 11:26:18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leo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央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道德建设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今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2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做到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我们强调知行合一,就是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精髓所在。用知行合一的理念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遵循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生成规律,在“知、信、行、成”四个字上聚焦,形成知而信、信而行、行而成的衔接递进、互动共进的良好局面。

  “知”:解决好“知道和理解”问题

  知行合一,论先后,“知”为先。我们做任何事情,先要做到“知”,这是行动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切实贯彻,也须从“知”入手,以形成最大限度的思想自觉。

  “知”其“为什么”,强化担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精神风貌,乃至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价值标准。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深刻认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合当前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的重大作用。

  “知”其“是什么”,把握内涵。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就是“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它更加突出核心要素,更加注重凝练表达,更加强化实践导向。要联系实际深刻认识和把握这“24个字”的内在含义,凝聚起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

  “知”其“怎么干”,明确路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涉及全体人民的精神建设工程,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部署新要求,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规律,推动各级党委、政府真正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让社会各方面、各层次都参与进来,形成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大合唱。

  “信”:解决好“信守和认同”问题

  知行合一,关键在于在“知”与“行”之间架起“信”的桥梁,但这个环节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知”而不“信”,“行”也就成了空话。我们这里所说的“信”,是指在相信、信守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自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要至少做实三个立足点:

  立足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创新发展,取得了实践上的伟大成就,也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上的伟大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源于中国实践,又为中国实践所证明,其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把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作看家本领,认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懂真信真用。要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真正成为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自觉实践者,同时引导更多的群众去学习、掌握、相信,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传统价值观中优秀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和光大,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的思想资源,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立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千百年来,人民群众无不对幸福生活充满渴望。“向善”、“向好”、“向富”、“向美”的精神诉求广泛存在于社会大众中,任何人都希望活得快乐幸福,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将人们“向善”、“向好”、“向富”、“向美”的不懈追求挖掘出来并提炼升华,使其成为主流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幸福价值观。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贴近性,将“24字”内涵与当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人们追求梦想的实际行动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目标的追求动力和信心,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行”:解决好“行动和融入”问题

  知行合一,论轻重,“行”为重。“行”是“知”和“信”的实践转化,反过来对“知”和“信”又有深化促进作用。“知”和“信”最终必须落实到“行”上,其效果必须通过“行”及其结果体现出来。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进而坚持它。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实践融入的大文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所有“行”之中,真正做到“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全方位融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融入具体的政策措施、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使各方面政策导向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像商鞅“立木为信”一样,在经济运行和社会活动中把价值观“立”起来,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

  全过程融入。在谋划、部署、推进各项工作过程中,在开展国民教育、宣传舆论、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注重自始至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始至终体现思想道德建设的正确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受到制约。

  全社会融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哪一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共同参与、协力推动。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承担宣传教育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时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职能,使这项工作始终保持强势推进的势头。同时,要积极引导一切社会力量,从本系统、本部门、本区域、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和认知系统。

  “成”:解决好“成效和落实”问题

  知行合一,最终的目的就是“成”。“行”而不“成”,在某种意义上还不如不“行”。因此,在“行”之后,还要推动落实,产生真正长久的实际效果: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又芳菲满园、香飘万里。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没有过路客,其“成”最终要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在社会好风尚的形成上。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有好载体的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河北落实,主要依托于两大活动载体 —— “善行河北”和“中国梦·赶考行”。两年来,这两大活动不断向深入推进,涌现了无数“河北好人”,引领了燕赵好风尚,传播了河北好声音,塑造了河北好形象。实践证明,这两大载体体现中央要求,符合河北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河北对内凝心聚力、对外提升形象的重要品牌和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培育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子。我们要按照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和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精神,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进一步丰富内涵、拓展领域、创新形式,努力构建起推动两大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两大载体进一步抓实、立住、叫响、传开,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加扎实、更加丰硕的成果。(艾文礼: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 0 ) ( 0 )  

  相关阅读:
· 以文化认同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 诵读经典美文 开启智慧人生——河北省瑞林传统文化书院第三届经典美文朗诵大赛顺利举行
· 金声玉振 含英咀华|瑞林书院参加第六届全国“相约《论语》文化中国”——世界读书日 人人读《论语》全国大型公益活动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化强国之基
· 瑞林教育集团与德孝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17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