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有底气的爱国更从容(评论员观察)
2016/9/30 14:42:54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图为河北省邯郸市农林路小学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唱国歌、送祝福等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喜迎新中国67岁生日

    更多基于中国崛起实践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让我们既能更坦然地面对中国的历史,也能以平视的目光看待西方   

  十一将至,街头巷尾国庆气氛浓烈:博物馆纪念馆多了注视的目光,人们从历史触摸国家的源流;校园里多了祖国的元素,爱国的种子播撒在幼小的心灵;大街小巷多了鲜红的国旗,人们相互传递着共同体意识。这些都提醒我们,国庆不仅是假日,更是节日,是重温民族记忆、分享国家荣光的时间节点。

  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的依恋,对命运共同体祖国的热爱,是人类普遍的心理诉求。正因此,国家的每一分进步,都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最为深沉的民族自豪感。就在国庆前夕,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竣工,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射电望远镜建成,世界最大的基因库在深圳投入运营……这些突破不仅在世界上引起轰动,也在每位国民心中激起巨澜,让人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如果把视野拉开,回溯到60多年前,从被“开除球籍”的压力中出发的我们,可曾想到今天能走这么远?50年前,人均GDP仅有254元,在半个世纪里增长了200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触网20多年,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网民和规模最大的网络市场……数字的强烈对比,描绘着中国的发展轨迹,更说明经过67年艰苦奋斗、38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正是当代中国人的自信所在、底气所在。

  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不仅是中国前进的结果,更是中国前进的方式。与历史上先后崛起的大国相比,中国更多地是在内生性演化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在本土范围内消化现代化的矛盾,不从他国掠夺资源,也不向他国转嫁危机。新起点上的中国,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不依靠侵略而崛起的大国,她丰富了人类发展的模式、改变了大国崛起的范式。对此,有国际观察家直言,“对世界而言,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种创新”。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投射到国家这个共同体上的爱国情感,内涵也多了许多时代的特点。上一代人的爱国精神,更多地被“落后就要挨打”的紧迫感所驱动,有着通过外在成绩证明自己的强烈诉求,对待外部环境的压力相对敏感。而今天的很多年轻人,生活在蓬勃向上的时代,成长于中国发展的历程,对国家的自信与自豪溢于言表。里约奥运会上,不仅女排的拼搏人人传颂,泳池段子手的走红、赛场求婚的祝福同样赢得点赞,竞技体育从单一的证明目的走向多元目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开始以从容大气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种更多基于中国崛起实践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让我们既能更坦然地面对中国的历史,也能以平视的目光看待西方。这是一种更加自信从容的爱国情感,也是一种更加理性平和的大国心态。当前,“一带一路”的画卷正铺展开来:从满载货物由重庆隆隆奔向亚欧大陆腹地和波罗的海沿岸的“中欧班列”,到使塔吉克斯坦实现“南北的真正统一”的沙赫里斯坦隧道;从让“印度洋上的明珠”重现历史光彩的科伦坡南港码头,到孕育巨大商机和潜力的明斯克中白工业园,都在书写着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抱持这样的理念踏上新征程的国家,定是伟大的国家。带着这样的心态走向世界的国民,定是伟大的国民。

  ( 10 ) ( 0 )  

  相关阅读:
· 《说文解字》与中国文脉赓续
· 儒见 | 中华传统天下观与时代新人培育
· 习近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 名家谈 | 刘余莉:“四患”不除,身无以修;“四风”不反,国无以治
· 悦读 | “诚”:从道德哲学到行为准则
· 名家谈 | 杨朝明:成为君子,让生命扎根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590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