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歧山崇仁德兴礼让天下祥瑞,古镜重明尊圣教笃善行四海丛林。
这副楹联是河北省瑞林传统文化书院环境和情怀的真实写照。
在石家庄以西,封龙山脚下,龙凤湖西畔,坐落着一座书院,白墙灰瓦,鸟语花香,庄严雅致,翰墨飘香,这就是瑞林书院,一个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的地方;一个有浓厚书香氛围,培养当代贤才的地方。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专业共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河北省瑞林传统文化书院于2016年初通过合作办学,开通了传统文化大、中专学历教育,面向全国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覆盖中专、大专学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招收四届学生,先后约有400余名青年学子在瑞林书院沐浴圣贤智慧的光芒,学文习武,立志成才,并陆续输送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有修为、有品格、有能力、有学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人!
瑞林书院自合作办学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以优秀经典为涵养学生品格的沃土,引导学生读圣贤书,立君子品;以国粹、国艺为陶冶学生情操的途径,带领学生学习、传承国艺技能;以“国学+”模式为教学特色,培养学生既有国学底色,又具备实用技能,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国学人才。
古为今用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有志于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莘莘学子。
不忘初心 ——党建引领国学教育
说到初心,国学教育的初心,就是培根铸魂。把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点,加以传承和发展,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服务于现代社会生活。
践行这一初心,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落实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扎实开展工作。
瑞林书院开展国学教育,始终把加强党建工作,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家的家国情怀放在重要位置。2018年7月,书院党支部书记李崇哲前往四川成都非公企业学院,参加省委组织部组织的“河北省石家庄市非公企业、商圈市场党建示范点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多维课堂讨论、实践考察等多种形式获得更多党建工作经验、办法,丰富了书院党建工作思路,为提升书院党建工作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为突出“国学教育,党建引领”的鲜明特色,瑞林书院将党史、思政等内容纳入正式考核课程,每周均有正课,同时将党建教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积极组织培训班、专题讲座,对中央、省、市、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颁布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考等重要文件精神进行专门学习,邀请资深专家解读文件内容,积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确保书院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围绕党的方针政策,不偏离方向。
同时,不定期组织学生到革命圣地、文化景点参访研学,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书院开设的党史专题课,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十九大精神,并通过分组讨论、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大家生动而深刻的领悟内涵,使大家学有所获。组织师生集体收看两会直播、阅兵直播,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等,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紧扣时代脉搏,让全体师生时刻感受到自己与祖国心心相映,息息相关。
2018年12月,瑞林书院被市委组织部、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授予“石家庄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单位”,荣誉的取得,即是对以往工作的认可和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和鼓励。书院党支部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学习,不断进步,发挥支部的旗帜和堡垒作用,引领书院国学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课程设置 ——专心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
瑞林书院在课程设置上以文科类文化知识和国学经典为核心,辅以国艺技能、实用技能,以及礼仪课程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学+”教育模式。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徜徉在经典的海洋里,仿佛可以同圣贤对话,汲取智慧和力量。三百千千、四书五经等一部部经典将有次第地陪伴孩子们的书院时光,浸润心灵,涵养核心价值观。书法、古琴、茶道、武术等国艺技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生动活泼,使学生们远离书山题海,让校园生活别开生面。
国艺课大部分以选修课的形式,因材施教,可以使学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更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和特长发挥。“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学文习武,是中国教育本来的样子。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平面设计、影视制作、摄影摄像、国学幼教、社会管理应用等实用技能的学习,打通学校与工作岗位最后一公里,使同学们毕业即顺利就业,在岗位上游刃有余。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礼教恭俭庄敬,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中国自古以来被誉为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礼仪课程贯穿书院教育教学的始终,从餐桌礼仪到课堂礼仪,从行住坐卧到待人接物,日常礼仪的教学使同学们所到之处均表现出待人有礼、进退有节的风范,彰显知书达礼的国学学子风采。
我国的传统礼仪,不仅形式上赏心悦目,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每一项礼仪的背后,都是先哲伟大思想的体现和智慧的结晶,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开笔礼、成人礼、汉式婚礼、祭孔礼等传统礼仪,不仅是同学们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更具有现实意义。书院每年为大一新生举办隆重的传统成人礼,通过为男生加冠,为女生加笄,郑重告诉他(她),人生将进入成人阶段,通过成人礼仪式正式获得成人的社会地位,并开始享有成人的权利和履行成人的义务,这将对同学们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每年新生入学的开学典礼上,举行祭孔礼,蕴含了学子对至圣先师崇敬之心和立志求学的志向,同时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更是对古礼的传承和发展。
“国学+”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瑞林书院培养国学复合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与特色。将国学紧密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让国学在新时代释放光彩、焕发生机。
养成教育 ——修齐治平从内务开始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是说,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望子成龙是天下每一位父母的心愿,然而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才是将来成就大事业的基础。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在瑞林书院,“养成教育”,贯穿每一天、每个学期,直至形成习惯变得自然而然,进而对学生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好人格,养成好作风。作为学生,很多时候,成绩固然重要,但也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相反,好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与人相处时是否能处处为他人着想,遇到问题能不能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往往比学习成绩更能赢得尊重。
在书院,早睡早起是必修课,这不仅是好的行为习惯的代表,更是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每天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同学们来到操场上,呼吸着新鲜空气,习练八段锦、五步拳、武术操等,或者跑跑步,做一做体能训练,可令大家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以饱满的状态迎接一天的学习生活。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日积月累,同学们都收获了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在书院,内务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不仅可以为同学们创造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习劳知感恩”,更让同学们对平日里父母长辈们看似平常的付出,生出感恩之心。
叠方块被,碗筷光亮得能照出人影,地面桌面一尘不染,床下物品整齐划一,床单被罩干净得尚有洗衣液的余香,就连皮箱里都是方方正正的衣物“拼图”,柜子里的物品更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站立得整整齐齐,这一切让人极度舒适。平时习惯了父母为我们营造出这样的环境,当自己亲力亲为时,除了一份成就感,更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与操劳,让我们怎能不感恩父母,怎能不去尽所能地顺父母意,孝顺父母。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社会都在提倡“光盘行动”的今天,瑞林学子更是将这一美德展现在每一天每一餐中。
书院为同学们提供的食材,大部分来自书院租种的菜园子,均为纯天然、无公害、非转基因的绿色食材,聘请星级厨师烹饪而成。同学们进入餐厅,虽然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近在咫尺,一度另人“垂涎欲滴”,但仍然能够自觉排队,按需取餐,同时开启“静音”功能,谨守“食不言”的用餐礼仪,安静享受美味。用餐完毕,主动洗碗,以值日的形式分组轮流进行,这极大锻炼了同学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每一组会在每一顿饭派出一名“侦察兵”,“镇守”洗碗间大门,收纳同学们餐后的餐具,监督检查同学们是否做到了“光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当一个人记住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时,就一定会知道水源、纸张以及生活中所用到的一切资源都是那么珍贵,就不会轻易去浪费。好品格,好习惯,就是在这看似平常的一餐一饭、习劳中慢慢修为、成就的。
社会实践 ——学以致用传递正能量
瑞林书院注重实践教学,打破一部分常人眼中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固有认知。曾经,有人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读背经典,担心与现实社会脱节。而瑞林书院的理念是,学习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味地复古,而是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现代人。在这一理念引领下,书院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组织社会实践,同时鼓励同学们利用寒暑假期间参加社会活动,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每逢传统节日来临,书院都会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活动,研学、雅集、富有浓郁传统特色的文艺表演等,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清明节到来之即,组织同学们到附近的龙凤湖徒步踏青、捡拾垃圾,领悟传统节日内涵,增强低碳环保意识,让同学们在游玩中增长知识。
端午节前夕,在德明古镇,瑞林书院举办了大型国艺展演《路演中国》,节目结合书院日常教学进行编排加工,内容丰富,涵盖了汉舞表演、国学经典吟诵、传统武术、古典乐器、茶道、书法、礼仪展示、汉服展示以及西洋器乐演奏、瑜伽表演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展示了书院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实践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走进千万家,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担当。
寒暑假期间,许多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大多数选择与国学相关的冬(夏)令营、传统文化培训班等,为其提供志愿服务,即是辛苦付出的机会,也是检验自己所学的契机。同学们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不辞辛劳,不计得失,用落落大方、恰当得体的言行帮助和影响着身边的人,将一名国学生谦谨有礼的风采展示得淋漓尽致,赢得主办方的高度赞扬,为书院赢得声誉,为传统文化增添光彩。他们犹如一粒粒火种,点亮自己,温暖他人,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有将所知所学融会贯通到一言一行中,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是否达到“知行合一”。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瑞林书院将继续秉持“博学笃志,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以党建为核心引领,在国学教育领域深耕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汤丽英/文
(图片由瑞林书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