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义工申请 义工快讯 义工百科 义工动态 媒体聚焦 义工风采 活动专题 公益新闻
赵本山的商业智慧
2009/9/18 14:35:00 来源:中华经典网 编辑:中华经典网  浏览:9015  【打印

fiogf49gjkf0d
  从铁岭的大山里走来的民间艺人赵本山,用短短20年时间完成了由“小品王”向“本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超越。
  刘 頔(北京)
  中国五千年文明,是一部“重农抑商”的历史。对这历史的最好诠释是四大文学名著,除了西门庆,就是镇关西、孙二娘,不曾有过好商人的形象塑造。“重农”的结果,是农业的持续落后。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创下建国以来的最好水平,但不是有史以来的最高产量。因为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曾经达到过。而“抑商”的后果,则是中国“只是近代落伍了”的最直接原因。
  物极必反,当古老华夏在改革开放中一试身手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的时候,当普普通通的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逐渐摆脱贫困共同富裕的时候,赵本山,竟成为他们之中的优秀代表,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
  边缘创新:赵本山圈钱有道
  “有人发财靠劳动,有人发财靠对缝,有人发财靠撒谎,有人发财靠玩命。我发财啥劲不费,就靠俩字——做梦!”
  这是赵本山2003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小品《有钱了》的开场白。
  发财梦、创业梦、成功梦,当这些并非“白日梦”撩拨了祖祖辈辈靠土里刨食儿的庄户人家和平头百姓的心弦。
  赵本山儿时最大的理想,就是乡进城。因为“农村太苦了,苦到吃不上一顿整饭”。从小沦为孤儿的赵本山,更是一贫如洗。对于赚钱、发家、财富的渴望,对于改变命运的期盼,赵本山和中国亿万农民做的是同样的“致富梦”。
  1993年,赵本山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沈阳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个公司除了做文化、广告和影视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业务就是从事煤炭经营和煤炭运输。赵本山靠煤炭买卖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人赚钱靠对缝儿”。
  “对缝”这个词,在90年代初的中国,其魅力不亚于现在的“兼并”。因为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我国的流通领域当时是积重难返。有一个例子能说明当时的窘境:在本山的老家沈阳市,门挨门的有两个企业,一个是制铜厂,一个是电缆厂。制铜厂生产的铜却被调到四川,电缆厂所用的铜原料得从外地再调回来,因为他们属于两个部委,一个是冶金部,一个是机电部。

0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 官方邮箱:zhjdorg@163.com 电话:0311-86991907 经典网官方QQ群:129272535官方微信号:zhjdorg2013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