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雷锋各地在行动 > 正文
 
第二炮兵
2012/4/13 9:58:22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中华经典网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3月的一个星期六清晨,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副总工程师尹士国夫妇就开始忙个不停,铺床、擦拭童车、摆出玩具……将整个小屋收拾得温馨而又舒适。收拾停当,夫妇俩就出了门,赶往基地所在的市残疾孤儿助养站。每周,他们都会到那里接3岁半的小木木回家过周末。小木木因先天性手足残缺遭到家人遗弃,自去年秋天她走进这个新家后,原本封闭的心灵悄然开启,像其他孩子一样有了欢笑,并还会顽皮和撒娇……

  “7年了,老两口助养了7个残疾孤儿,2000多个日子的爱心浇灌为7颗童心撑起多彩的天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活雷锋!”“当代雷锋”郭明义来基地作报告时,被尹士国夫妇多年如一日坚持助人为乐的坚守所感动,更为导弹军营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氛围感到欣慰,他在战士递上的签名册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慨:有你们天天与雷锋同行,人间必将处处绽放“雷锋之花”!

  在常态化向雷锋学习活动中,第二炮兵某基地里的点点滴滴都展示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光芒。战士朱立杰,每逢双休日总要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驻地空巢老人王奶奶做家务、聊家常。他的热心驱散了老人的寂寞,长期影响老人的失眠、孤独、抑郁如今一扫而光。阵管班长王传义,在不见天日的阵地洞库一蹲就是22年,他创新的技术成果使老装备重新焕发青春,解决了长期困扰阵地管理的多个难题,被誉为“技术神医”。“这只是灿若星河中的几颗明珠,随着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的运行,导弹军营必将繁星闪耀。”基地政治部主任潘吉慧介绍说,做雷锋传人、建学雷锋网页,把学雷锋事迹编成节目搬上舞台、进入团课、融入实践,这些活动已在基地蔚然成风。

  “做好事不一定有好报。”一些战士心中有了点消极情绪。旅党委坚持从正面引导,组织大家重温雷锋日记,帮助大家把握雷锋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树立以拥有雷锋这样的战友而无比骄傲的认同感。

  开放的世界没有封闭的军营,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一些精神滑坡、道德缺失现象,无时不在冲击着官兵的道德观念和价值选择。旅里把基地原副总工程师尹士国夫妇多年来坚持助养7名残疾孤儿的事迹引入课堂,把陈礼国十几年如一日照顾植物人妻子的先进事迹搬上舞台,让善行义举与社会上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形成鲜明的对比,组织官兵在正反思想交锋中知事明理,增强道德荣辱感和判断力。在单位组织的“学雷锋抒情怀”感言征集中,官兵们写道,感悟雷锋魂,最重要的就是探寻他为什么能够坚持一辈子做好事,学习他做每一件好事背后的那份执著信念——为人民服务。

  “雷锋精神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支撑,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以艰苦奋斗为人生品格,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和与时俱进的特征。”旅政委杜俊新告诉记者,用雷锋精神塑造官兵,对于巩固和发展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军政军民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记者 张 忱 通讯员 张 容)

  ( 0 ) ( 0 )  

  相关阅读:
· 安徽师大五四爱心学校锤炼师范技能系列活动纪实
· 浙江象山七旬新“愚公”五年凿出千米游步道
· 吉林通榆83岁老人樊桂英:三迁勉学 一生向善
· 最美家庭:家有“七宝”的幸福生活
· 为救姥姥9岁女孩冲入火海重度烧伤唐山人倾情相助
· 带着1000多个家庭的希望这辆寻子车跑遍大半个中国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3430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