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再也无法穷下去的家庭,让人难以置信:一部老式破旧的黑白电视机,一台冰柜,两节已经脱落得斑斑驳驳的红漆柜靠在黑乎乎的墙边,外屋的锅底里是艳梅为全家人做的面糊糊粥。从外屋灶房到里边的住屋,没有一斤一两的蔬菜。全家的粮袋里,只剩一个袋底的白面。一床仅有的红十字会送的被子,盖在躺在炕上的母亲身上。不到10平方米的土屋,四周的泥墙已经被烟火熏得黢黑,坑坑洼洼的墙面裸露出泥土的苍凉。这就是宁城县大明镇城东村村民周全的家,这个家之所以贫困成这样,皆因为2003年的一场车祸。
2003年11月2日,母亲李素英在外出时被轧在了车下。
为了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父亲周全一边要侍弄地里的活,一边还要炸油条走乡串村去卖。照顾李素英的重担就落在了女儿周艳梅的身上,那年她才9岁,刚上二年级。
9岁,别的孩子正是拿着心爱的玩具在父母跟前撒娇的年龄,然而周艳梅却一个人担起了在医院照顾母亲的责任。母亲在医院里一住就是一年。一年里,周艳梅每天给母亲端屎接尿,擦洗身子。母亲腿上打着钢钉疼得厉害,懂事的艳梅就用嘴给母亲吹腿,尽管不起什么作用,但小艳梅却只能这样帮母亲减少疼痛。为了给母亲治病,小艳梅和母亲整整喝了一年的粥,吃了一年的咸菜。有一次小艳梅去打粥,由于太烫,一下把碗掉到地上,碗打碎了,粥也泼了一地。小艳梅伤心地哭了,因为这只碗是医院好心的护士借给她们的。小艳梅一边哭,一边用小手把洒在地上的粥用手拢起。过往的医护人员看着艳梅被烫得红红的小手,就悄悄地去外面的商店给她买了碗,盛满粥。
小艳梅经常一个人来到学校门口,看着小朋友们背着书包,手里拿着饮料,蹦蹦跳跳去上学。她就拿根小木棍,反复练习刚刚认识的有数的几个汉字。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到了年根。听着空气中传来的鞭炮声,看着街上穿着新衣的孩子们,小艳梅特别羡慕。医护人员看着艳梅又瘦又小的旧衣,觉得非常可怜,就商量着给小艳梅买了件新上衣。可是过了一会护士去查房,却看到小艳梅正在往妈妈身上套那件新衣服。“妈妈过年还没新衣服,我要给妈妈穿。”医护人员被艳梅的话语感动了,几个人一商量,又给小艳梅的妈妈买了件新衣服,看到妈妈有了新衣服,小艳梅才把新衣服穿起来。年三十晚上,医院给病人和陪护人员每人一碗肉馅饺子,在母亲的一再逼迫下,小艳梅只吃了两个,第二天,再把剩下的饺子用热水泡了给母亲吃。
妈妈李素英的命保住了,可从此却高位截瘫,只能与轮椅为伴。生活的重担一下砸在了10岁的小艳梅身上。
母亲回到家中疗养后,由于有父亲照料,10岁的小艳梅又回到了学校,从一年级重新读起。可由于父亲每天都要起早贪黑炸油条、卖油条,因此每天除了上学,小艳梅还要帮着父亲做饭。父女俩一个锅上,一个锅下,并肩维持着这个家。冬天,艳梅让母亲躺在炕上靠近窗户的地方,晒晒太阳;夏天,把母亲抱到残联给的轮椅上,出来吹风纳凉。最难熬的是要把母亲天天抱起来大小便,每当遇到母亲大小便失禁,她没有一丝怨言,默默地帮母亲擦好身子,洗好衣被……如此,春去冬来,一晃便是10年。
在这10年里,她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帮父亲炸油条、烧水、做饭,给妈妈擦脸、擦身子、活动筋骨,喂妈妈吃饭,收拾屋子,做作业,然后再匆忙步行5里路到学校上课。中午十二点放学,艳梅又匆匆忙忙地连走带跑赶回家,给妈妈做饭,下午两点再赶回学校,五点半放学赶紧拿着书包往家赶。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艳梅的人品真是没说的,是我们城东村难找的好姑娘。”城东村村主任吕同强感慨地说。
艳梅的孝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别人给她一个苹果,她装作咬一口,然后偷偷地放起来,拿回家给母亲吃。别人给她一根冰棍、一块糖、一根黄瓜,她都舍不得吃,拿回家里给母亲吃。久而久之,人们知道她孝顺,给她东西时都给她双份。
“闺女,我们这样累你,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其实你本可以不来我们家的,换个人家咋也比我们好多了。”父亲周全说起艳梅,已是泣不成声。
其实小艳梅是不幸的,因为她刚刚出生,就被家人狠心地抛弃。周全将奄奄一息的孩子抱回家中,并且给孩子起了个漂亮的名字——周艳梅。周全说:之所以给这个孩子起了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她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盛开在原野。
日子一天天过去,尽管生活艰苦,但在父亲和艳梅的努力拼搏下,一家人也还过得其乐融融。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2009年,周全突发脑血栓,虽经治疗保住了生命,但却不得不拄起了双拐,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这下,照顾两位重病老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了14岁的艳梅身上。给父母喂饭端药、洗澡洗衣,是她日日要做的事。输液、打针、吃药、喂饭,艳梅一个人忙得团团转。那段时间,艳梅只能趴在炕边,给母亲按摩、翻身,给父亲揉腿,还得伺候两个老人的大小便,艳梅瘦得只剩下70多斤。
由于两位老人生病在床又长年吃药打针,使本来收入就很有限的家庭更加困难。放学后,艳梅就去饭馆帮人洗碗,收拾屋子,老板给个10元8元的,她舍不得花,全都拿回来交给父亲。客人们在饭馆吃剩下的菜饭,她挑干净的拿回家来,热了给爸妈吃,让他们也沾沾荤腥。
艳梅家的老屋已经建了43年了,中间的大梁已经裂开很大的缝隙,四面透风漏雨。艳梅上学时一看阴天就急得不行,她怕房顶漏下的雨把父母淋湿。冬天,屋子的墙面上全是冰霜,自来水直到第二年的4月才能化冻饮用。母亲有时被冻得痛哭,艳梅就去捡点树枝,烧着了,放到院子里,等到不冒烟呛人了,再端到母亲身边。
今年7月,19岁的她以528分的成绩考上了宁城职业中学。“别人和我一个年龄的都上大学了,我才上高一。”艳梅有些不好意思。一家三口人,一切生存的重担,全部落在了艳梅身上。在爸爸的指导下,她用她根本无法负荷的力量,硬是拼力撑起这个随时都有可能塌陷的家庭。“没有爸爸妈妈,也许我早冻死在外面了,是他们给了我生命。我一定要竭心尽力伺候好爸爸妈妈,今生我愿做爸妈的双腿。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一家人,还要一起走……”
周艳梅一家人的生活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大明镇政府为周全上了低保,李素英享受五保待遇。宁城县委宣传部、宁城县精神文明办公室、宁城县大明镇关工委、宁城二中等单位领导多次去周艳梅家送米面、被褥等生活用品,二中领导免除了周艳梅的各种费用,包括校服和伙食费等。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也许暂时无法让艳梅摆脱贫困和不幸,但至少可以让她柔嫩的肩膀不至于那么沉重。(蔡鹏飞 韩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