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会议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期间专程来到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标志意义的曲阜市,花一个多小时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翻阅儒家典籍并与专家学者座谈。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了一种态度,传递了一种信息,就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当前,改革进入关键期,新旧问题相互交织,利益主体盘根错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更加需要从中华文化的传承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传统文化不可丢。改革不是抛弃传统,忘却根本。我们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与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分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表现出强大生命力。今天,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珍贵的思想,如“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等,已经成为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伟大征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不继承、不发扬。
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力量不可少。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翻开中国历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样的道义担当和充满爱国情感的诗句不胜枚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人生操守和昭示自强不息的名言,同样取之不尽。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因为有这些执著的精神追求。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全面深化改革,道德良知不可缺。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十分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碰撞频繁。在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前,有相当多的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甚少,以至于思想混乱,道德滑坡,理想动摇,信仰苍白。一些领域诚信丧失,一些地方封建迷信等沉渣泛起,一些人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滋长,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有价值的道德理念,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文化的命运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尊重和关注,也就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我们要把改革大业坚定不移地往前推,就一定要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也必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