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他们中,有下岗职工,有退伍军人,有退休干部,还有普通农民。
也许你认识他们,因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小区里的大爷大叔、大娘大婶们。也许你不认识他们,因为他们实在是太普通、太平凡,天天都可能遇见,却从未曾留意过。
只是,不管你认识不认识,他们都会面带春风,让你和他们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努力。他们开设了一个家庭“道德讲堂”,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唱红色歌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传递着人间的关爱、社会的温暖。
杜敏家的“道德讲堂”
家庭里的“道德讲堂”
走进广安区北辰街道米兰星空小区杜敏的家,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
客厅里,立着一个大黑板;茶几上,堆满了道德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著作;墙壁上,贴着孔子、老子的画像、语录,还有一些学习章程、志愿者服务要求等。这样子,哪里像是居家的房子呢?分明就是一个教室嘛。
如果你以此推断杜敏是一位教师的话,那就错了。杜敏其实是一位下岗工人,前些年,杜敏做过一些小生意,闲暇时喜欢打打麻将,那时家里也挺热闹,只不过更像是一个“麻将馆”。现在杜敏的家,有一个新的名字,叫家庭“道德讲堂”,是从去年开始命名的。
那是去年五月的一天,杜敏无聊时在家打开电视,看见正在播放倡导大家学习传统文化的新闻,突然间就眼前一亮。“与其每天打麻将打发时间,不如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于是,杜敏去找来了一些国学经典,开始研读了起来。
杜敏的丈夫张忠禄是一位刚从部队退休的军人,回到地方后还有一些不适应。“你现在退休了还拿着国家的钱,不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吗?”一句话,张忠禄就被杜敏拉着一起学了起来。两人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比着学,帮着学,越学越觉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开阔了眼界,还让自己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咱们不如在家里开个‘道德讲堂’吧!”半个月后,两人不约而同的有了这么一个心思。
杜敏在街头宣讲道德文化
从室内走向室外
说干就干,夫妻俩很快就把家里布置成了一间教室的模样。
刚开始的时候,前来学习的人不多,都是周围的一些退休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大家也没有想太多,更多的只是为了打发一下时间。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家产生了这样一个共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人都应尽的一份责任,我们现在有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
经过一番商量,大家决定成立一个“道德文化服务队”,同时把“讲堂”从室内搬到了室外。他们收集整理了一系列的资料,自己出资印刷成册,在休闲时间来到城北人工湖、城南思源广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传唱红色歌曲等活动。让大家感到兴奋的是,这样的活动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队员也很快由几个人增加到了几十人。
队员中有一位姓苏的大娘,是恒升镇红庙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有一天,苏大娘在经过城北人工湖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服务队的宣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家里后,苏大娘给自己的老伴说明了情况,转身前来“投奔”了杜敏,这一呆就是一年半没有回过家。“小时候家里穷,我只上过四年级,今天听了这些国学经典,都是教人向善的事,我觉得很有意义!”苏大娘告诉记者说,她现在就要在这里好好学,等学好了再回村里教大家学。
“让每个人都来学道德、讲道德,多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杜敏说。
志愿者看望空巢老人
周先瑜(中)在街头义诊
帮助别人收获快乐
除了学习与传播,队员们还十分注重用自身行为去感染别人。
队员们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集中在杜敏家里开展学习,平时除了集中宣讲的时间外,他们还主动担负起了维护小区坏境卫生,关心帮助孤寡老人的责任。有一位叫张瑞英的老人是前不久刚加入服务队的,由于身体不好加之子女经常不在身边,老人经常郁郁寡欢,队员们每天都去接送她一起参加学习,有一位叫蒋碧方的队员还天天用土方煎药给她治病。现在,老人身体也好了,前两天她还到人工湖附近去捡了一捆柴,送给小区内另外一位腿脚不好的老人。“我也想帮助别人!”张瑞英老人笑呵呵地说。
这支队伍中,有医生、法官、教师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这也是大家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武器”。今年69岁的周先瑜是一位祖传五代的老中医,老人原本开了一家诊所,后来由于上了年纪觉得有些累便把诊所关了。只不过,现在老人比以前更累了,因为他在宣讲中把自己的电话公布了出去,只要病人有需要,他随叫随到,免费给病人开药方不说,还经常给一些家庭贫困的病人送药。有时候,一些慕名前来的病人,老人甚至还要管住。
“经常听见有人说我傻,但我不觉得!”记者采访时,周先瑜正在城北人工湖开展义诊,看着周围络绎不绝的群众,周先瑜似乎有种乐在其中的感觉,他说,“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收获了微笑,也收获了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