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前不久,国防大学博士研究生彭悦特意利用周末的两天时间,赶往革命老区山东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看望重病卧床、91岁高龄的伊廷珍老人,为老人送去一些吃、穿、用物品。
伊廷珍老人是“沂蒙六姐妹”之一。17年来,这已是彭悦第26次来探望“沂蒙六姐妹”健在老人了。包括公方莲、杨桂英、冀贞兰、伊淑英、伊廷珍、张玉梅在内的“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大地上涌现出的一个女性支前英雄群体。从1998年彭悦与她们中5位健在老人结缘至今,她一直像亲孙女一样倾心关爱老人,尽一份孝道。
实地走访与信来信往
花季女兵认亲
促成彭悦与5位健在老人结亲的,是彭悦母亲无意中一句话。1998年9月,已在第二炮兵某部服役两年的彭悦第一次探亲休假。偶然间,母亲聊起家乡“沂蒙六姐妹”的近况:“老人们对革命贡献那么大,可从来不向党和政府伸手,遇到再大的困难都是自己扛着!”
彭悦的家乡在山东临沂市,“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早在她幼小的心灵扎了根:在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中,“沂蒙六姐妹”组织群众支前,为子弟兵烙煎饼6000余斤,筹运草料5000斤,运送弹药30余箱,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伤员。
几天后的中秋节,彭悦与母亲赶了100多公里崎岖山路来到烟庄村,送上头一天选购好的衣服、奶粉、蜂蜜等物品。“沂蒙六姐妹”中依然健在的杨桂英、冀贞兰、张玉梅、伊淑英和伊廷珍5位老人,面对从天而降、一身戎装的小女兵,乐得合不拢嘴,当场认下这个“兵孙女”。
老人们年迈体弱,小小院子养着鸡鸭,堆着柴火,房间里除了一些锦旗和照片,没任何值钱的家当。看到这些,彭悦眼圈红了,当场承诺:“今后我每年都来看您们!”
返回部队后,彭悦坚持给奶奶们写信,用一封封书信表达关爱和崇敬。老人们通过当地妇联代笔回信,鼓励彭悦安心服役,并把一针一线缝制的鞋垫和布鞋寄给她。
进京探亲与临终关怀
精神抚慰不间断
2002年初,“沂蒙六姐妹”之一的杨桂英老人癌症病情恶化,开始出现神志不清。彭悦听说后专门请假一周,赶往蒙阴县人民医院看望她。已经多日不说话的老人一眼认出了彭悦,高兴地抱着她,泪流不止。
彭悦拿起小勺一口一口慢慢为老人喂饭,数日未进食的老人一口气吃了小半碗。彭悦守候在老人病床前的6天,是老人生病以来精神最好的日子。弥留之际,老人还在念叨一年前到北京看望彭悦的幸福时光。
2001年初,老人们从信中得知彭悦立了三等功,便商量着到北京看“孙女”。那一天,老人们来到彭悦所在的四班宿舍,姑娘们马上围过去:“奶奶好!”“奶奶好!”彭悦和战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记载着工作、生活情况的相册,递到奶奶们手中,老人们一边看一边听,一再叮嘱姑娘们:“好好干,听首长的话,当个好兵!”奶奶们离开军营时,送行的“孙女”增加到100多个,祖孙两代依依惜别。
那次经历也让彭悦明白了一个道理:对这些拥军前辈物质生活上当然要关心,精神抚慰同样不能缺少!
好学上进的彭悦,从一名优秀通信兵保送到军事经济学院学习,后经努力考取本科,接着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前,她又考取国防大学博士研究生。不论身份怎么变、岗位怎么换,她一直恪守那份诺言,对奶奶们尽着孝道。每次知道彭悦要来,5位老人像过节一样穿戴得整整齐齐,备好瓜子、糖果,依窗眺望,急切地迎候“兵孙女”到来。
2009年春节,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彭悦,得知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电影《沂蒙六姐妹》即将开拍,专程赶到烟庄村为老人们送上贺喜的礼包。祖孙深情相约:国庆节同看电影《沂蒙六姐妹》。
如今,“沂蒙六姐妹”3位老人相继病故,依然健在的3位奶奶与孙女之间感情越来越浓,谁也离不开谁了。
一家人与一座城
敬老队伍越走越长
彭悦敬老助老,感染和带动了全家人。母亲17年来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女儿尽这份“非血缘”的孝道。彭悦结婚后,爱人也加入这个队伍,孝亲敬老。2012年,女儿乐乐出生刚满月,彭悦就抱上女儿赶赴烟庄村。2009年,彭悦被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评为“助人为乐好人”。
敬老助老的彭悦情动烟庄村,也感动着山东临沂这座城。1998年10月,《临沂日报》记者马宗营偶遇彭悦看望“沂蒙六姐妹”健在老人,用相机定格这一感人瞬间。后来因工作岗位变动与彭悦失去联系,但他总能听到彭悦一诺千金常年看望老人的感人故事。马宗营以彭悦为榜样,带领周围的人做好事善事,投身双拥工作。如今,他作为临沂市社会爱心联合会副会长,常组织大型公益慈善活动,至今提及彭悦还是满怀敬意。
在烟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近40年的郑卜奎,是“沂蒙六姐妹”中伊淑英的儿子。他说,这些年来彭悦与老人们的故事通过新闻媒体广为传颂,每年来烟庄村看望拥军前辈的人络绎不绝。 |